「媽媽,我回來了!我好餓喔,今天晚餐吃什麼?」
「今天晚餐吃咖哩飯。」
「耶~~~我最喜歡吃咖哩飯了!我來幫忙盛飯!」
愛吃飯的小奇,放下書包後快速地衝到飯廳,打開電鍋,手腳俐落地幫全家人盛飯。撲鼻的香氣與晶瑩的米粒,配上道道可口的菜餚,這是每戶臺灣人家中飯廳最常見的風景。
營養豐富的國民主食
每天出現在飯桌的白米飯,早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正因為它含有豐富的醣類,能轉化成人體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所以成為東亞及東南亞地區人民最重要的主食,並還富有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供給人體必要的養分。除了白米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米食還有粄條、米粉、蘿蔔糕…等,都是用米碾成米漿製作而成。由此可見,我們不知不覺中,都吃了很多的米。
米的種類
梗米、秈米、蓬萊米、糙米…常聽到的米就有好多種,到底米是怎麼分類的呢?事實上,我們可以用「品種」與「碾製程度」來做區分。在品種上,可以分成梗米、秈米與糯米,它們的外觀與口感皆不同。冬天快到了,猜猜看,「湯圓」是用哪種米做的呢?(答案見文末)
品種 |
梗米(又稱蓬萊米) |
秈米(又稱在來米) |
糯米 |
外型 |
圓糯米 長糯米 |
||
特徵 |
外觀短、圓、透明,口感較黏韌 |
外觀長、扁平、透明,口感較乾鬆 |
有分圓糯米跟長糯米兩種,外觀不透明(近似白色),口感軟黏 |
用途 |
如:粥、米飯、壽司 |
如:粥、米飯、米粉、粄條、蘿蔔糕、米苔目、碗粿 |
如:粽子、油飯、年糕、麻糬 |
而糙米、胚芽米、白米則都是用同一種米做的(梗米或秈米),只是在碾製的程度上有差異。也因為糙米的營養價值最高,平常吃飯的時候,建議可以多吃點糙米喔!
碾製程度 |
糙米 |
胚芽米 |
白米 |
外型 |
|||
特徵 |
顏色較深,接近咖啡色。含完整的米糠層與胚芽。口感較硬。 |
顏色較淺,接近淺黃色。含部分米糠層與完整胚芽。口感軟硬中等。 |
顏色近透明,不含米糠層與胚芽。口感較軟。 |
營養含量 |
高 |
中 |
低 |
臺灣的產季與產地
臺灣因位處於熱帶與副熱帶氣候區,所以可以栽培的稻米品種多元。因應氣候差異,各地區每年可以收穫的次數為一至三次不等。目前產量最高的稻米栽培縣市依序為雲林縣、彰化縣與嘉義縣,是我國重要的糧倉所在。而隨著國人對於健康飲食的重視,較少工業污染的東部地區(宜蘭、花蓮、臺東)所栽培出的稻米,也漸受國人喜愛。
耕作方式
因稻米的栽培歷史悠久、面積廣大,所以參與研究、改良的人多,耕作上機械化的程度也高。目前從育苗、整地、插秧開始,至施肥、灑藥、收割、烘穀、碾米等都可機械化處理,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但仍有部分山區的水梯田因機械操作困難,仍保有傳統的農耕方式,成為了重要的生態保育場地呢!
「啊~媽媽,今天的飯好好吃喔,我還要再吃一碗!」小奇說。
「好啊,喜歡就再去盛一碗吧。你這個小飯桶,平均一碗飯就有四千顆米粒,你今天可是吃下了好多好多米啊!」
答案: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