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雲端服務的命脈:跨資料中心的網路管理

102/10/24 瀏覽次數 11724
雲端運算強調即時性的提供運算、網路及資料應用服務,然而,Google、亞馬遜及微軟等各企業為提升提服務品質及分散服務風險,往往將資料中心分散建置於世界各地。2013年9月30日於台灣所舉辦之「2013彰化縣產業發展暨城市行銷」論壇中,產官學乃共同打造彰化新盛世,其中世界搜尋引擎龍頭Google於彰化彰濱工業區設立亞太雲端資料中心,為台灣等亞洲雲端用戶提供服務,成效有目共睹;同時Google也為了擴展歐洲大陸的資訊服務,更擴大位於比利時的雲端資料中心規模。全球各地建置雲端資料中心的目的,一方面縮短實際提供服務之雲端資料中心與使用者的距離,進而降低服務延遲及避免長途傳輸可能之外在干擾,可有效提升服務品質;另一方面,降低資料中心由於不可抗拒之因素導致其損毀而無法提供服務時,仍有其他區域雲端資料中心可以即時協助並提供相同服務,避免服務失效,以分散服務中斷之風險。

然而分散的雲端資料中心,在其雲端網路的管理將是巨大的挑戰,跨雲端資料中心的網路管理問題相較於單一雲端資料中心的網路管理更為困難,為了方便管理單一雲端資料中心的網路,使管理者不需要個別且手動調整資料中心網路中網路設備之相關設定,也為了充分使用網路設備,提升其使用率,軟體定義網路架構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而在跨雲端資料中心的網路管理也必須仰賴軟體定義網路架構提供獨立控制層的特性,使管理者可同時掌握多個雲端資料中心之網路資訊,方得進行更有效率地控制雲端資料中心網路的運作。

雲端資料中心網路中,最關鍵網路資訊主要為「網路拓樸」及「網路流量」,分述如下:

一、網路拓樸:乃指許多網路設備實際連接且互相通訊,而此結合的方法便是網路的拓樸圖。管理者須清楚雲端資料中心的網路拓樸(即設備連接方法),才能管理資料傳輸的運作,且進行相關更有效率的控制。

二、網路流量:乃指在網路中各設備間資料傳輸的流量。管理者須掌握各設備間的資料傳輸流量,動態管理資料傳輸的路徑,方能提供最佳的資料傳輸品質。

由於傳統網路架構在取得上述資訊相當困難,且傳統網路架構更缺乏管理與控制網路傳輸運作的能力,因此,為了更有效的管理及彈性的控制單一雲端資料中心的網路,甚至管理跨雲端資料中心的網路,則必須選擇使用軟體定義網路架構。唯有透過軟體定義網路架構提供可透過軟體管理網路的能力,才能擁有更高層級的控制權,即時監控跨雲端資料中心的網路,適時調整跨雲端資料中心的網路的運作,使雲端資料中心提供更具保障且優良的服務品質。(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承揚|英商牛津儀器海外行銷有限公司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