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乾旱專題報導(三):乾旱所造成的社會衝擊

104/06/18 瀏覽次數 3292
「大旱」通常用來形容已連續100天以上未下雨的情況。嚴重的乾旱事件通常與降雨有極大關係,乾旱意指著相對性少雨的狀態,故乾旱可能發生在各地不同氣候區,也絕非每年都會發生的現象。經濟部台灣102年水文年報資料顯示,台灣乾溼分明的氣候分布情況相當明顯,每年5月~10月是豐水期,11月~次年4月是枯水期,而枯水期的降雨量只有年平均總雨量的22%,因此一旦豐水期降雨不足,將導致下季春季的水稻第一期耕種面臨嚴重缺水危機,2015年的台灣,便面臨著如此之嚴峻挑戰。此外,當水庫庫存量不足時,除了農田就需要停止灌溉並休耕,各地勢必也須採取限水措施以因應缺水問題,進而可能影響整體社會經濟。

 經濟部水利署針對台灣現今水資源利用,主要有三個部分:農業用水、工業用水與民生用水。過去只要一旦發生乾旱之危機,全臺各行各業及一般家庭也會拉起警報,直接引發的問題為農業與工業間水資源分配的問題。面對2015年之大旱,水利署等相關單位早在2014年底就一直呼籲大眾要節約用水,並實施第一階段夜間減壓供水措施,因水庫持續沒有雨量進帳,2015年2月底開始實施第二階段非工業用之用水大戶水量供給減少等措施,並在水庫旁進行人工造雨的措施,但進水量仍有限,因此4月8日北部率先開始供五停二的限水措施。

為因應缺水問題,政府相關單位首先採取強制農業第一期稻作停灌休耕的措施,這顯示台灣水資源調配的運作模式,主要是將用水70%的農業用水酌予減少,挪用來支援10%的工業用水與20%的民生用水,期以共度旱關。但部份農業因此無法順利生產,影響到農夫的收入問題,許多過去幾年配合政府政策回鄉種田的年輕人,也因缺水無法工作而失去工作,讓社會上出現功能不平的聲音,因為在此休灌限耕措施之下,導致農業為主的城市,遭受較大損失。

此外,台灣今年遭逢十年大旱的問題,也進一步反映過去台灣的用水資源運用仍有改進空間。在2015年成功大學水資源論壇會議中,學者們提出一些意見與看法,提供水利署等相關單位做因應與討論,簡述如下,如:一、用水資訊應盡速透明化,若資訊無法透明化,無法進一步得知水資源被哪些人浪費?如此一來,能讓全民進行監督,進而促使產業也能有效用水。二、水價要能真正反映成本及通膨現象,進而讓國人更有效運用水資源,而不過度浪費。三、妥善結合集中式與多元之供水措施,並讓跨區域的輸水計畫有效運作。四、企業本身要有自己的產業防災應變計畫,而非僅單純仰賴政府政策支援,如此才能在面臨危機時,迅速克服挑戰。五、政府相關單位,為避免應變不及,平時在災害情境模擬與配套因應方案之建立,就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進而提高季節性預警能力。

乾旱雖是季節性、一時之情形,但水資源管理問題涉及層面極廣,影響也極深遠,必須同時兼顧長期性與整體性。平時在教育方面,期以建立百姓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在此前提之下,每當遭於降雨減少水資源明顯不足之時刻,則政府與民間之調適能力將能有助共度難關。(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蔣忠益|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