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縮減你我的距離(一):台灣數位落差的最後一哩路

103/05/30 瀏覽次數 14473
科技的進步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便利,然而整個社會體系中像是經濟發展、教育程度,與城鄉之間等不對等因素卻讓群體之間產生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又稱數位鴻溝)的現象。因此2003年聯合國於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資訊社會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WSIS)中,即提出因應策略以正視數位落差的現象。

而目前消弭數位落差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政府的責任,國際上許多科技大廠與資訊企業也把縮減數位落差視為己任,如2014年2月Facebook上線滿十年的當天,創辦人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在自己的塗鴉牆上發表對全球Facebook使用者的感謝之意外,更期許Facebook未來的願景之一為協助全球三分之二因無力負擔科技軟硬體費用的人口,推出「Internet.org計畫」改善網路連線的技術,試圖達到將全世界的人連結在一起的期望。此外,Google也有志一同推出Project Loon,都是希望可以改善現今社會上科技技術落後地區,都能有連上網路的能力以改善今日數位落差的擴大。

而台灣目前社會的數位落差的狀況,依據2013年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的全球資訊科技評比報告中,台灣全球網路整備度指數(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NRI)位居第十,亞州國家中位居次。

不過實際上,根據我國行政院研考會為縮減數位落差現象進行例行調查中顯示,台灣的數位落差狀況則主要存在於不同的產業、族群、城鄉之間,像是原住民族群與東部地區多為資訊科技條件較差的地區。而數位落差需要受重視的因素即在於,其間接點出了社會階層中經濟發展不均的現象,像是人與人之間產生落差可能會因為使用者的教育程度、收入、資訊素養、資訊使用、年齡、性別、種族、所得,與地理位置種種議題之間產生差距而產生。而國家之間則會因為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而產生落差。

因此縮減數位落差的根本意義在於減少資訊富人(Information rich)與資訊貧窮者(Information poor),因為數位鴻溝加深彼此差距後可能引發對社會經濟發展上的負面阻礙,同時避免可能因社會階層差異擴大造成弱勢階級接收資訊與利益上的不對等。

因此台灣政府為縮短數位落差,除了2001年起行政院研考會為了解國內數位落差現象每年進行調查外,更協同經建會致力以「數位台灣(e-Taiwan)」為目標,以及2008年立下愛臺12建設中的「智慧臺灣」都是希望將台灣塑造為數位機會均等的高科技服務島。所以政府為讓人人都有接觸使用科技的機會,結合教育部、原民會、勞委會(勞動部)、農委會、內政部、研考會、經濟部、國科會(科技部)推動相關縮減數位落差計畫,像是積極於全台設立資訊據點,提供硬體與網路寬頻公民眾使用,同時更搭配定期的資訊訓練,特別針對弱勢族群、勞工、年長者與農民設計相關的科技學習課程。

而目前行政院正與其他部會持續以「深耕數位關懷方案(101-104年)」推行縮減數位落差的目標,除了協助弱勢民眾使用數位資源外,中企處更配合推動「中小企業數位關懷計畫」縮減產業間數位落差,協助台灣中小企業善用數位化資源與網路拓展商機。而目前的縮減數位落差計畫中除了給予資訊貧窮者使用的資源、知識與機會外,其中網路頻寬問題也是落差擴大的因素之一,因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也自101年起推動偏鄉「村里有高速寬頻」政策,與電信業者一同合作改善偏鄉網路頻寬品質不佳的問題,除了可以提高民眾使用意願外,更希望將城鄉間數位機會的水平線拉平。

其實台灣在縮減數位落差的工作上從不間斷,同時在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CU)與APEC數位機會中心(APEC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ADOC)計畫上受肯定。然而科技爆炸性的進步也代表著數位落差的現象將可能持續存在社會上,因此消弭數位落差工作的重點不僅在於給予資訊貧窮者釣竿,而教會他們使用資訊科技並且給予友善的使用環境才是最重要的核心。

因此縮短數位落差不單單只有政府的責任,台灣許多知名企業也紛紛善盡社會企業的責任,提供相關軟硬體與資金的援助,加上台灣數位知名部落客成立非營利組職「ADCT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在台灣深耕數位文化的發展,並以「胖卡(Puncar)計畫」將滿載著資訊設備與網路志工的小貨卡駛入偏鄉,提供民眾科技新知與應用方法,讓原本資訊取得不易的偏鄉與城市之間資訊息不斷線。而未來台灣數位落差的現象我們無法預測,不過在面對當前數位落差的現象上若能掌握全民數位機會皆平等的原則,即便資訊科技瞬息萬變也可以隨之掌握數位鴻溝加深的因素,並給予最即時的彌補。(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網路科技、電子商務與創業,以及虛擬社群和社交網路」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5月)

責任編輯:李雅靖│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