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保健食品越吃越不健康?授權效應惹的禍

103/01/09 瀏覽次數 17679
 保健食品(示意圖)
 
保健食品(示意圖)
人想健康,就要透過規律的運動和良好的飲食習慣。但對多數人來說,這兩項習慣卻難以維持,保健食品於是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替代首選。不過,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邱文彬教授發現,人們一旦服用膳食補給品(俗稱保健食品),往往以為已經儲存了健康信用,進而疏忽健康管理,甚至從事有健康風險的行為,離健康反而更遠了。

膳食補給品目前在美國、歐陸和臺灣都相當盛行,民眾花在這方面的金額逐年提高。數據顯示,美國人每年花在保健食品上的金額早已破新臺幣千億元,小小的臺灣每年花在保健食品上的費用更突破新臺幣800億元。

邱教授第1次看到這個數字非常驚訝,的確,臺灣充斥著各種保健產品,但民眾的健康卻沒有因而提升,於是邱教授開始對服用保健食品者的心理產生好奇。

他觀察到,周遭的人常常以「早上吃過維他命」為藉口,外食時便放任自己選擇較差的食物;而抽菸的人在服用一般人認為可以排毒的維他命C之後,不僅沒有戒菸的想法,反而愈抽愈凶。這促使他著手研究,想了解一般人在做對健康有益的事情後,是否會授權自己去做危害健康的事。
 
不要讓保健食品成為健康的藉口或安慰劑,更不要讓保健食品成為濫用健康或補償健康的方法。(圖片來源:種子發)
 
不要讓保健食品成為健康的藉口或安慰劑,更不要讓保健食品成為濫用健康或補償健康的方法。(圖片來源:種子發)
於是他先把受測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一方讓他們以為自己吃的是保健食品,一方讓他們知道自己吃的是安慰劑,進行了兩個實驗:進行運動性活動、享樂性活動,以及對於吃到飽自助餐的渴望性調查;讓受測者閱讀鼓吹走路的文章,再請他們步行到另一棟大樓,藉計步器觀察他們是否會選擇多走路。結果發現,人們在服用保健食品後,會產生獲得健康的認知,因此,飲食上選擇吃大餐多於有機食品;或服用健康食品後,即使看到鼓吹多走路有益健康的文章,也不會選擇多走路,而這正是一般人心理上會有的授權效應。

邱教授解釋,一般人多會趨樂避苦。例如,要健康就要運動的觀念大家都有,但運動要有場地,要有朋友作伴,還要有體力,都是成本很高的事,因此更容易懈怠。一般人也常會產生「做好事之後,再做一些不好的事,也不會怎樣」的心理,而這種授權心理其實更容易產生惡性循環。例如,許多人以為吃完大餐後喝點油切飲料或酵素,就能中和吃大餐的壞處,殊不知愈是這樣想,就愈容易再吃大餐,甚至拒絕運動,最終對健康產生真正的危害。

因此,邱教授特別強調,當人在對健康做了努力之後,千萬不要產生錯覺,以為自己離目標更接近了。一旦有這樣的錯覺,往往就會做出更多不利健康的事。他也建議,不要讓保健食品成為健康的藉口或安慰劑,更不要讓保健食品成為濫用健康或補償健康的方法。

邱教授關於綜合維他命與健康行為的研究,是第1篇完全由國內學者完成而刊登在著名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研究。另一篇有關維他命C與吸菸授權效應的研究,則刊登在物質濫用排名第1的期刊《成癮》(Addiction)上,且是該期刊年度下戴最多次的文章。兩篇研究都獲得全球各媒體的關注與專欄報導,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一位研究主管甚至以電子郵件向邱教授表達,未來可能考慮要求膳食補給品的包裝或販售地點應明示有關「心理授權效應」的警語或提醒。

所以說,一般人往往有「目標衝突」的傾向,而人的心態往往就是在一邊做好的努力後,也會在另一邊放任自己,像很多人的減肥經驗常常是愈減愈肥。邱教授的研究揭露了一般人面對保健食品的僥倖心理狀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