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發生初期,負責急救或處理外傷的醫療援助通常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然而災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也需要精神科醫生的協助。本專題訪問了曾長期追蹤九二一大地震災民心理健康的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副院長周煌智醫師,讓我們更瞭解精神科醫生在災難醫學中所扮演的角色。
災難後的倖存者在災難發生初期容易產生「急性壓力反應」,如恐慌、害怕事件再次發生、焦慮、睡眠障礙(如夢魘)等等現象。而震災相較於其他類型的災難,後續的餘震會對災民形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儘管大多數災民心理所受的創傷會隨著時間逐漸緩解、平復,但部分有持續創傷後壓力疾患症狀的災民,則是精神科醫生需長期瞭解並追蹤的對象。
具有「急性壓力反應」的個案,在其大腦迴路中,將恐懼感和曾遭受的威脅相連結,因此如果再面臨類似的情境,例如餘震再度侵襲,會重新喚起創傷受害者的恐懼記憶,產生希望逃離的強烈生理反應。這種恐懼記憶如果持續數月,約有九二一大地震的倖存者的百分之八至十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災難前線的精神科醫師
周煌智醫師表示,災時第一線進入的醫師通常屬於急救科、外科,而精神科醫師通常在第二時間後(亞急性期)才扮演較為重要的角色,若在第一時間就進入,其角色界乎於醫生和志工之間,可以協助急救科做基礎包紮,或者為睡不著的民眾開立安眠藥物或是鎮靜劑。而大約在災後3-6月、第一線醫療人員撤離現場之後,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復健團隊接手心理重建和長期觀察格外重要。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台灣的精神醫療界重新檢視未來處理災難時的應變措施,政府決定將精神科拉入二十四小時內進駐的第一線。周煌智醫師並不反對這項政策,因為若可提早進入災區,評估災民需求,並且和災民打好關係,取得信任感,對於精神科醫師日後的長期追蹤也極有幫助。
破除污名 由急救站走入民眾
周煌智醫師表示,當年他們在急救站所開設的看診攤位幾乎乏人問津。在九二一地震發生的 1999 年,民眾對於必需到精神科就診仍然抱持相當負面的觀感。「我又沒發瘋!」是聽到精神醫療時最典型的反應。
然而,在醫療站隔壁的民間收驚攤位卻是大排長龍,周煌智醫師認為這代表災民的確受到了驚嚇、希望獲得安撫。為此,他決定改變策略,走出定點急救站、親自踏訪家家戶戶,也就是「outreach(拓展)」策略。強調以精簡的問卷,並結合年節活動來宣導災後常見的急性壓力反應,包括恐慌、焦慮、失眠、惡夢、悲傷等症狀,讓民眾更瞭解精神醫療的工作以及自己是否有需要就醫或接受諮詢。改變策略並獲得當地災民的信任後,接受輔導的個案從八人躍升為一百多人,才順利展開災區的心理重建工作。
災後心理重建:找出需幫助對象是第一步
在災區著手精神醫療前,需先找出需要幫助的正確對象。某些情緒起伏屬於一般壓力下的正常焦慮,而某些症狀若具有持續性可能就需要觀察。還有某些人可能在災難發生前就已經累積了創傷記憶或具有心理疾病的症狀,延遲數年以後,透過這次災難的誘發才發病或著獲得治療。災難發生之後,除了自殺率,藥物依賴、酗酒或是家庭暴力的比例都有可能在災區增加。
除了面對親人喪生的悲痛之外,社交網絡和生計來源的中斷都對災民形成了心理壓力。一方面需要改善這些外在情境問題,另一方面也要協助災民重新和正常生活重新接軌,避免災民活在冰封的記憶之中。
從生物因素來看,精神科學家持續在研究基因突變和罹患 PTSD 的機率、以磁振造影觀察 PTSD 患者在主司「推理」和主管「情緒」的腦區、以及能夠協助關閉腦內警戒系統的特定賀爾蒙能夠如何發展 PTSD 療法。
社會資源是對抗心理疾病的緩衝力量
但除了生物因素之外,社會情境和心理癥結也都是精神治療的重點,多種不同的創傷研究顯示,社會資源是對抗 PTSD 與其他心理疾病的一大緩衝力量。災民之間的相互安慰若具有正向的引領,會是很好的復原幫助。而周煌智醫師也正向看待宗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認為宗教的安慰作用與精神醫學的諮商功能並行不悖。
長期而言,絕大多數災民會逐漸恢復,而受創較為嚴重的災民可轉介至一般精神醫療門診,回歸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輔導。以周煌智醫師所追蹤的南投縣魚池鄉而言,急性壓力症候群的比例到災後第三年已經顯著下降,只比一般人的比例稍高一些。
未來的災難醫學——處理模式及大眾認知
提到 2009 年的莫拉克風災,周煌智醫師認為不同類型的災難間,在處理上也會有各自獨特的情形,例如震災後的餘震容易再次引起災民恐慌;而風災、水災後續的公共衛生如果沒有做好,也可能對災民心理產生新的壓力。
不過,精神科在這些不同類型災類中所扮演的角色,共通性在於都需要聆聽災民的恐慌、悔恨、甚至是倖存者想到亡者時的自責和罪惡感:「為什麼是我活下來?」「為什麼我沒辦法救他?」。 這些情緒就像水庫一樣需要洩洪,需要他人同理心的聆聽。而災難醫學應該就這些共通的基本原則,建立未來面對災難時的 SOP 處理流程。
當我們開玩笑地說:「你不要在那邊發神經!」這類言語時,其實都在不知不覺中對潛在患者形成壓力、不敢求助。事實上,精神疾病就是一種人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或自律神經過度敏感失調,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就好像我們的腸胃系統偶爾也會生病一樣,身體受到壓力時所會產生「正常的異常」。當我們能夠用同理心面對他人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時,精神醫療才能幫助更多的人。(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