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漁船撞沉萬噸郵輪,可能嗎?

105/05/17 瀏覽次數 5662
我們常聽聞路上的交通事故,但海上也不乏船隻擱淺破裂或相撞造成的生態浩劫與死傷悲劇。今年(2016)2月29日清晨,香港籍的貨輪在高雄蚵仔寮外海撞沉一輛漁船,導致船長與一名外籍船工罹難。從漁業署統計的遭難漁船資料及報上新聞可知,萬噸的貨輪或郵輪撞沉漁船的海上事故,是除了海盜劫財,令漁民最害怕的人為風險。畢竟,船隻噸位的差異,遠大於路上的貨櫃車與小客車。然而,難道在海上,只有大船會對小船構成威脅嗎?
 
1992年8月23日凌晨,一艘八百多噸的臺灣籍超低溫漁船「德富51號」在麻六甲海峽與萬噸的希臘籍郵輪「皇家太平號」相撞,郵輪破了一個大洞,大量海水湧入使郵輪傾斜,最後在15分鐘內翻覆葬身65米深的海底。此事件造成郵輪數十名員工及乘客死亡,反觀「德富51號」僅船頭和通訊設備受損,人員均安;事發當下,漁船甚至能協助救援,並自行駛回臺灣。
 
當時臺灣遠洋漁業已無過往的榮景,船隻因臺灣國際地位不穩,在海外捕撈時常被驅離或刁難,甚至慘遭他國攻擊。這種不利的情勢加上不時便有臺灣漁船被大船撞沉的報導,一度讓臺灣漁業界氣氛低迷。因此事件消息一出,雖有國際形象受損的疑慮,但仍令漁業界及媒體大感驚奇。
 
事實上,構成船身的鋼板並非每一處厚度均相同,船頭為抵抗風浪,會使用較厚重的鋼板建造,而不會直接迎浪的船身(船隻的側邊)鋼板較薄,以減輕船體重量,避免影響船隻負載與航行的效能。根據設計「德富51號」的昇航造船廠廠長林朝春的說法,該船的船首部位及鐵質船體都很堅硬,因此當漁船船頭直接撞上相對較脆弱的郵輪船身時,後者所受到的傷害自然不亞於前者。漁船船首雖因撞擊而扭曲破裂,但機艙未損壞,再加上隔艙的保護,使漁船還保有航行能力。反觀快速沉沒的郵輪,因撞擊處恰巧為郵輪左方的機艙室(Engine room),船上的控制系統損毀,使隔艙門無法確實運作,導致快速大量進水。隔艙是每艘船必備的安全設計,將船體分成數個艙室,當船體破裂時,隔艙板可擋下海水,避免船體灌入過多的海水而下沉;除非過多的艙室進水,造成無法挽救的沉船悲劇。
 
小船撞沉大船其實不如想像中的少,在「德富事件」發生的前3個月,臺灣籍漁船也曾撞沉一艘體積更大的韓國籍漁船。 唯「德富事件」的特殊之處在於,兩艘船的撞擊點及二者間的噸位差距,展現「小蝦米搏倒大鯨魚」的可能性。(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陳政宏∣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名詞解釋

隔艙:具有避免船內浸水、阻絕火勢蔓延,以及穩固船體等作用。艙壁連接甲板及外板,可保持船體之橫向強度。其中具水密構造者,稱之為「水密隔艙」。

機艙室(Engine room):為船舶的心臟,船舶主機的放置處,內含有主機、輔機、發電機、鍋爐、電力系統等設備,為船舶動力的來源。其中,主機為船舶推進力的來源,輔機則是負責協助主機和錨、舵、發電機等設備之動力。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