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楓糖尿症之營養管理指引

105/09/23 瀏覽次數 2918
楓糖尿症(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MSUD)是一種罕見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代謝疾病。病患因為體內缺乏支鏈甲型酮酸去氫酶素(branched-chain α-keto acid dehydrogenase complex, BCKD),使得支鏈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的氧化去羧基反應的第二步驟無法進行。這三個支鏈胺基酸因此堆積在體內產生毒性,對腦細胞造成傷害,新生兒也會散發出一種楓糖漿的甜味。典型的楓糖尿症嬰兒,體內殘留的酵素活性低於3%,出生後就會有症狀出現。沒有治療的新生兒,出生後12~24小時內可以在耳垢聞到楓糖的味道,48~72小時尿液中就會出現楓糖的味道,出生12~24小時就會出現血漿支鏈胺基酸及其異構物(allo-ILE)濃度升高,24~72小時出現餵食減少。出生後4~5天出現腦病變症狀,例如: 嗜睡、間接性呼吸暫停、角弓反張、抽蓄等,持續到7~10天則會出現昏迷和中樞呼吸衰竭等症狀。

2015年一篇西班牙的研究比較了透過新生兒篩檢機制(newborn screening, NBS )診斷和出現臨床症狀的楓糖尿症病患的資料(出生後一個月內且因就醫才發現),結果顯示透過NBS診斷的平均年紀是4.6天,診斷時平均血漿中白胺酸的濃度是1807μM,在治療下這些病患的病情進展都很好,大部分都沒有出現臨床症狀,只有2位病患有出現注意力缺陷和過動症。而較晚診斷出的病患在出生後一個月內都出現急性腦病變,平均白胺酸濃度為2355μM。因此,新生兒篩檢可以早期診斷出楓糖尿症,配合積極治療可以改善併發症。建議白胺酸控制的目標在出生前六年應維持在200μM/L以下,之後都必須維持在300μM/L以下。白胺酸若控制不好,會對病患身體造成氧化壓力,而且它是強的神經毒性代謝產物,會讓病患出現神經系統病變後遺症。

國際遺傳代謝營養組織和東南地區新生兒篩檢和遺傳學合作組織,使用合併實證與共識方法學的模式,發展遺傳代謝疾病的營養管理指引。而第一個發展的指引就是針對楓糖尿症,內容發表於2014年分子遺傳學和代謝雜誌(Molecular Genetics and Metabolism)。該營養管理指引的發展過程透明化且使用嚴謹的方法學,每一個建議還依據其證據力和專家共識的強度做標準化評分,是一個具有價值的參考文獻。

 楓糖尿症的醫學營養治療目標是: (1)快速移除已累積在體內的有毒代謝物,經由營養師的指導,限制飲食中支鏈胺基酸的攝取量,讓病患能達到治療的目標; (2)提供適當的蛋白質和胺基酸,減少身體組織分解,促進組織合成; (3)由營養師監測營養狀態並調整飲食攝取,以促使正常生長、發展和維持健康; (4)如果病患是屬於還有殘留部分酵素活性可代謝支鏈酮酸的型態,則應評估維生素B1(thiamin)的反應性。若有反應,應補充維生素B1,這樣對於疾病的治療會有幫助。

楓糖尿症病患在急性期(支鏈胺基酸濃度過高,出現不適的臨床症狀)的飲食治療目標是恢復和維持代謝平衡。必須密切監測生化和臨床狀態,避免體組織分解和體內產生的支鏈胺基酸堆積,並由飲食中提供足夠的不含支鏈胺基酸之蛋白質(由特殊奶粉供應)、熱量、液體、纈胺酸和異白胺酸,以促進體組織合成,當病患病情穩定時,可由一般的蛋白質食物來滿足白胺酸的需求。重症病患需要積極治療,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血液過濾、靜脈營養或管灌餵食。

在非急性期的飲食中支鏈胺基酸限制目標,是達到和維持血漿中支鏈胺基酸的濃度盡可能接近正常。因為支鏈胺基酸是維持正常生長所需的氨基酸,不能缺乏。因此每天的攝取量要適當,必須接受營養師的指導。支鏈胺基酸中的白胺酸濃度升高和異常的腦形態、認知障礙、社會和精神運動功能受損有關,而血漿中支鏈胺基酸濃度太低,尤其是異白胺酸和纈胺酸,則會導致嚴重但是可逆的皮膚、眼睛和腸胃道上皮受損,以及生長遲緩。

楓糖尿症病患可利用特殊奶粉,適當管制病患對這三種支鏈胺基酸的攝取。不過支鏈胺基酸是必需胺基酸,身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靠外界適量的補充。所以要調整一般嬰兒奶粉與特殊奶粉的比例,以兼顧必需胺基酸的來源恰足以供應病童生長,但又不能過高而造成毒性。因此,治療初期病童要經常抽血以偵測血液中胺基酸的濃度,做為調整奶粉比例的參考。

對於還有殘留部分酵素活性的楓糖尿症病患(E2型),補充維生素B1可以增加飲食中支鏈胺基酸的耐受度(或是降低血漿中支鏈胺基酸濃度)。換句話說,飲食中稍微攝取較多的支鏈胺基酸,對病情的影響較小。或是飲食中攝取一樣多的支鏈胺基酸時,當有補充維生素B1時,可以使血漿中支鏈胺基酸濃度降低,有助於病情的控制。研究發現只要每天補充50~200 mg,一個月內就會有明顯改善。但還是要提醒,病患於評估對維生素B1反應的過程及長期補充維生素B1期間,都還是必須維持限制支鏈胺基酸飲食。(感謝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I, MOST 104-2515-S-214-001」。)
 
責任編輯:蔡夙穎
審校: 王英基,黃耿祥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