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棒球專題(序言):棒球科學的奧妙
102/05/29
瀏覽次數
12596
趙揚光
|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運動科學看棒球
2013年3月所舉行的第3屆世界棒球經典賽,讓臺灣民眾再次點燃對棒球運動的熱情,國內頂尖棒球好手們在球場上奮戰不懈的精神,起了鼓舞民心的作用;同一時間,堂堂邁入第24個年頭的中華職棒迎來了史上資歷最顯赫的外援——曼尼(Manuel A. Ramirez),這位在美國職棒打滾近20年的重砲來臺獻技,更趕搭並延續這股棒球熱。球季開打後,球場觀賽人數幾乎場場爆滿,彷彿回到了20世紀末、職棒初期那樣難得的榮景。
俗諺云:「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管是到現場看球還是透過電視觀看球賽轉播,在這股熱潮下,看熱鬧之餘,也要懂得看門道。球賽中選手的運動行為,皆是值得加以關注及研究的重點。以投手來說,當球投出時便可知道其球移動大略的方向與軌跡;從打者反應來看,一方面除了判斷投手所投之球路,一方面其打擊動作及姿勢,也是能否擊中球、或球遭擊中後走向為何的關鍵。其實這些與科學現象息息相關,同時是一門關乎運動選手養成之運動科學。
此一棒球專題的推出,秉持著「看門道」的精神,由投手投球的球體行進過程剖析,再觀察打者擊球瞬間的作用力,乃至於球棒材質的構造研究與選擇,最後敘述數據化分析投打動作及球路之間關聯性的模組,凡關乎棒球運動的物理學、數據統計科學等皆概括於此,希望能引領更多人深入棒球的奧妙之中。
資料來源
原標題:棒球專題:序言-棒球科學的奧妙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棒球(11)
球棒(4)
運動(13)
運動員(9)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3/29
雷達如何「看見」雨?揭開暴雨來臨前的氣象徵兆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5/15
眼見為憑?破解 AI 假照片的關鍵線索
吳孟倫
|
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儲存書籤
114/06/30
別讓防曬美意變環境負擔!看農業廢棄物如何變身科技材料,吸附水中有害環境荷爾蒙
余國賓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儲存書籤
114/02/26
當日常娛樂變成資訊操控的利器,迷因如何影響輿論戰?——專訪王銘宏副教授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