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跨領域的研究人生–謝清河教授
103/05/02
瀏覽次數
13197
劉辰岫
|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林茂榮
|
攝影
走廊的一旁,排滿了用來儲存生物醫學樣本的冷藏櫃。研究人員走動頻繁,拿著一份份的研究資料,就近相互討論最新的實驗結果。忙碌的氣氛中,充滿了對求知的熱情,這裡是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
謝清河教授的辦公室就在走廊的盡頭,還要穿過一整個實驗室。在這裡,他的研究助理和學生正在進行的研究,可能改變全世界對心臟病患者的治療方式。
2006年從美國回到台灣的謝教授,在國外的研究資歷豐富,成果備受國際肯定。不過,他的職業生涯和許多人不同。出身台南一個傳統家庭,背負著家人期待能夠成為一位醫生的他,進入了高雄醫學院醫學系。
實習激發求知欲
在大學四年級一次的暑期實習中,因為接觸了心臟外科手術中常會用到的人工心肺體外循環機,意外激起了他對研究的興趣,也奠定了將來想成為心臟外科醫師的目標。
醫學院最後1年,謝教授就像一般醫學院的學生,開始在醫院實習,往臨床醫師的道路上前進。畢業後,陸續在東引野戰醫院、高雄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及臺大醫院心臟外科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並通過心臟外科專科醫師考試,取得執照。這段期間,他體會到即使是在國際衛生組織醫療水準排名頂尖的台灣,心臟衰竭病人能夠成功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比率還是非常有限。
「心臟外科跟其他科病人不同的地方,就是每天都在和死神搏鬥!」謝教授很坦白地表示。可是, 有時病患治療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並不能完全了解,治療的本身也可能產生一些後遺症。因此,謝教授很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改善這個手術的成功率,或是找到能夠代替的方案。
在完成了6年的實習和住院醫生訓練後,他決定要去美國深造。一開始並沒有想一定要攻讀博士學位,因為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其實可以直接申請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但是,經過深思熟慮,和之前去國外交流的經驗,他覺得台灣臨床醫師的培養過程較缺乏實驗和研究的相關訓練,不像美、日,實習和住院醫師都要花很多時間在實驗室內。因此,他決定要在美國攻讀博士,接受紮實的研究訓練。
謝教授很早就知道他的遠程目標,所以在每一個階段要做生涯規劃的時候,可以很清楚地找到方向。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讓他在研究道路上更能夠聚焦,並且很快地獲得外界的肯定。
謝教授剛到美國華盛頓大學生物工程系時其實有點惶恐,「其他同學都才24、25歲,而我已經33歲了,很多學科像物理和化學都快忘光光了,甚至在生物領域曾經熟悉的研究,也已經被時代淘汰了。我發覺除了開刀之外,我什麼都不會。」
幸運的是,他找到一位很傑出的教授亞歷山大·克勞斯(Alexander Clowes),不但是一位外科醫生,研究也做得非常好,背景和謝教授很類似,因此就請他指導博士論文。這段時間內,他學到了很多做研究和實驗的技巧,對往後的研究生涯非常有幫助。
研究的重大突破
取得博士學位後,謝教授曾經考慮過是否要回台灣,但覺得才剛剛領悟到做研究的訣竅,有必要多花一段時間留在美國,繼續更深入的醫學研究。
在申請博士後研究的職位時,謝教授有很多的選擇,光是在哈佛大學或麻省理工學院就有6個。最後他選擇進入理查·李(Richard Lee)教授的實驗室,純粹是因為該實驗室的研究主題是關於心肌修復的技術,謝教授覺得非常有趣。「當時全世界包括台灣都在鬧器官短缺,而心臟短缺是器官移植最大的麻煩。我們如果可以直接將幹細胞注入心肌內,讓它重新修復壞死的細胞,使心臟可以正常運作,這樣病人就不會有很大的風險。」
但是,用這種幹細胞移植的方式來重建心肌,最大問題就是幹細胞的存活率很低。但謝教授這幾年努力所發展出來的「奈米水膠」,已經可以讓心肌幹細胞接近100%地保留在心肌周圍,同時慢慢釋放出來讓細胞更順利地修復,提高幹細胞的存活率。今(102)年初,向衛生署申請了臨床實驗的許可。
為什麼會回來台灣?謝教授說,「其實我是很喜歡美國的研究環境的,當時也有非常好的工作機會,擁有即使在美國來說都很難得的設備和資源。」不過,因為家庭因素必須回來,也因為必須要有家人的支持才能全心投入研究。
「我有許多不同背景的專業訓練,融合了臨床醫學、生物學和工程學的知識,對於現在從事跨領域的工作非常有用。」他的實驗室匯集了物理、化學、工程、生物和醫學人才,也常能夠和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合作,激盪出不一樣的研究方向。
謝清河教授希望能將自己的「奈米水膠結合幹細胞療法」發展成臨床治療,造福台灣及全世界的心臟病患者,也希望藉此幫助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
水膠(2)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6/28
照光就變身!臺灣團隊打造的雙模式電晶體,挑戰電腦效能瓶頸
林祉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30
醫師的「超級 GPS」:手術導航系統如何為臨床帶來新革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5/29
稻田是濕地,居民是生態社區衛兵,從社區生態旅遊一探社區生態保育與「根經濟」!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6/19
永續的碳循環產業鏈,讓二氧化碳不再人人喊「減」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