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吃深海魚有汞中毒的風險嗎?

102/07/25 瀏覽次數 16019
2005年12月20日,環保署環境檢驗所公布國人頭髮汞含量的研究報告,消息披露後,引起國人對於吃魚的疑慮。

原來這是我國首次居民頭髮含汞量的大規模調查結果,以平均值而言,臺灣居民與日本人相差不大。可是媒體報導的重點卻放在國人頭髮含汞量比美國人高出許多上,然後把這個差異歸咎於國人吃的魚比較多,特別是深海大型魚。由於汞(水銀)中毒是大眾熟悉的健康風險,這樣的報導當然會引起恐慌。

其實我國人民的頭髮含汞量與日本人沒有顯著差異,我們應關心的,不是臺灣、日本居民的頭髮含汞量比美國人高出許多的「事實」,而是這個「事實」的意義。臺灣、日本居民的頭髮含汞量比美國人高出許多,有什麼後果嗎?

針對這個議題,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與環保署在2004年發布的聯合建議,值得我們借鑑。這兩個單位向消費者提出警訊的文件,是有關魚類與水生有殼類(如蝦)含汞量的消息,他們的網站裡還提供了相關訊息。

首先,他們指出甲基汞對於胎兒與幼兒正在發育中的神經系統特別有害,因此他們警告的對象是預備懷孕的婦女、正在懷孕的婦女、以及幼兒。

然後,他們一再強調魚類與水生有殼類是健康、均衡飲食的重要組成,其中含有高品質蛋白質與其他重要營養素,飽和脂肪酸很低,而有益健康的奧美加-3(Ω-3)脂肪酸很高。因此婦女與幼兒的飲食應包括魚類與水生有殼類。

接著他們提出3個建議,照著做,既可維持健康、均衡的飲食,又能降低攝取大量甲基汞的風險:

第一、4種常見的大魚少吃:鯊魚、劍旗魚、土托、馬頭;
第二、每星期吃兩次含汞量低的海產,例如蝦、罐裝輕鮪魚(如柴魚)、鮭魚、鱈魚、鯰魚,合計一星期吃340公克;
第三、鮪魚有許多物種,有的體型小,有的體型大,體型小的如柴魚,含汞量比較低,體型大的如長鰭鮪,含汞量高。罐裝鮪魚中,標明輕鮪魚(light tuna)的,含汞量低,標明白鮪魚(white tuna)的,含汞量高。但是,即使是含汞量高的白鮪魚,每星期吃170公克也無礙健康。

這份由政府機構發布的文件一再強調的是:魚與水生有殼類是健康、均衡飲食的重要組成份子。

以臺灣、日本居民的頭髮含汞量比美國人高出許多這個事實來說,其實沒什麼與健康有關的意義。只要看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男性78歲;女性85歲;平均81歲)高於美國人(男性75歲;女性81歲;平均78歲),就知道吃多了魚使頭髮含汞量升高,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