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微尺度下的精密工程

98/01/06 瀏覽次數 21281
近年來發生許多急性變種病毒的傳染病(如 2003 年亞洲流行的 SARS),人們除了研發新藥外,也開始檢討傳統的生物醫學檢測流程,若能縮短檢測時間,或同時檢測多個樣本,對於傳染病流行初期的判定和防堵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清華大學動機系楊鏡堂教授研究團隊設計的「微尺度流體混合器」,在這方面已獲得了相當有價值的進展。

「微全分析系統」(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簡稱 μ-TAS)的概念,最早是 1990 年德國分析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Analytical Sciences, ISAS)所長、生物晶片技術創始人 Andreas Manz 的研究團隊所提出的。他們試圖把實驗室的複雜分析流程,縮小成把「微量檢體」置於「微尺度元件」上,並且配合自動化整合和操作流程,提高檢驗的反應速度。這項概念促進了「晶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或稱實驗室晶片)及生物晶片(bio-chip)想法的延伸,也是 10 年來生醫檢驗的新顯學。

若要在微尺度元件上完成樣品檢測,如何妥善混合多個反應樣品(例如血液混合生化試劑)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楊鏡堂教授從 2000 年起開始投入這個領域,他們從量測樣本特性開始,設計適合不同樣品的混合方式,並不斷改良。目前已經申請到 30 個臺灣和美國的專利,更獲選 2007 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的銀牌獎及 2007 年國家新創獎。

2003 年 SARS 疫情籠罩全臺,楊鏡堂教授以這種病毒的檢驗為例,傳統的生醫檢測判定一個人是否感染 SARS,少說都要 3 ~ 4 天。但以當時的情況,3 ~ 4 天太久了,不僅浪費防疫時間,也造成社會不安。楊教授說,如果能把實驗室「搬到晶片上」,在微尺度的狀況下,反應區域的表面積相對較大,可能只要半天,甚至幾個小時就能完成檢測,省下大部分時間,對於學術上的突破和政策的施行,都有極大的助益。

微尺度檢測還有樣本小、體積小、容易移動的好處。楊鏡堂教授進一步舉例,以往醫院抽血要抽一個針筒的量,但在微尺度的反應裡只要 1 滴,甚至「奈升」(nano liter, nL,10−9公升)或「皮升」(pico liter, pL,10−912公升)就夠了。因為檢體微量化,相對也減少了化學藥劑的使用和廢棄物的污染。

把微尺度推廣到生物晶片上,由於晶片體積小,楊鏡堂教授形容它像個「行動實驗室」,在新藥開發上可以大量測試處理。此外,檢驗平台小,便於攜帶移動,更有助於架構整體醫療網路。目前楊鏡堂教授正和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合作,共同開發生醫上的運用。

微尺度的研究,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面積裡,要完成計數、萃取、混合、分配、過濾、稀釋、輸送、反應等多項工作,相當不容易。楊鏡堂教授坦承,這往往造成製作成本過高,技術困難的缺點。不過他認為,隨著「輕薄短小」逐漸變成顯學,微尺度的研究仍有非常高的開發潛力。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