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誰殺掉了臺灣的古象與犀牛

98/09/08 瀏覽次數 20228
1971 年 9 月,化石愛好者潘常武先生在臺南左鎮溪床上看到犀牛化石,他很快地通知臺灣大學地質系林朝啟教授。不久臺灣省立博物館也得到消息,那年 12 月,一場長達 7 個月的地層挖掘工作正式展開。

翌年,兩位日本動物化石專家來到臺灣,他們以一種「美洲犀牛」為藍本,把找到的骨塊化石(占整個犀牛骨架的 40%)拼湊上去。這個發現是我國古生物研究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也是臺灣在原地層裡找到 40% 化石骨架的第1次,為了紀念曾在臺灣大學地質系任教的早坂一郎教授,便把牠命名為「早坂中國犀」,相關科學文獻在 1984 年發表。前幾年國立臺灣博物館(即原省立博物館)發覺有些問題,又與大陸專家合作,以「印度犀」為藍本,重新組裝頭部。「早坂中國犀」做了第2次復原。

臺灣各地都有化石出土

左鎮地區出產許多「左鎮動物群化石」,當地的地層因受造山運動的影響,已經傾斜,廣泛露出,總厚度約達 2 千公尺,分布在菜寮溪流域。每次大風大雨過後,一些埋在地下的化石便被沖刷出來堆在河床上,因而吸引許多化石愛好者在河邊撿拾。歷年來撿到或挖掘到的化石種類非常多,「早坂中國犀」是其中之一,其他還有劍齒象、猛獁象、梅花鹿(有好幾個亞種)、臺灣四不像鹿、野豬、水牛、虎等。

四不像鹿非常特別,牠因為頭像鹿,尾像驢,蹄像牛,背像駱駝而得名,是一種偶蹄類溫帶動物,又名駝鹿,古名麈(音主),古人把牠的尾巴拿來做拂塵。明朝出產的瓷器上有牠的圖片,不過漢朝時的野外可能就已經沒有牠的蹤跡,如果還有,應是圈養在皇家的御花園裡。臺灣出土化石中也有四不像鹿,因此知道這種動物曾在臺灣出現過。

除了左鎮動物群化石外,澎湖漁民在進行底拖作業時,有時會拖到一些澎湖水道裡的「澎湖動物群化石」。至今已登錄在不同博物館裡的大概有一萬多件,裡面有古菱齒象、草原猛獁象、鹿、麂、四不像鹿、水牛、野豬、棕熊、鬣狗、虎、貉、鯨、晚期智人等。晚期智人是指臺灣左鎮人與大陸東山人,根據臺灣大學人類學系連照美教授的研究推估,晚期智人出現在距今 2 萬年到 3 萬年之間。

此外,中國大陸舟山博物館依照海中撈到的化石所繪的「舟山動物群」復原圖,圖中呈現約 2 萬年前臺灣海峽海水面降低時的想像畫面:犀牛、象、四不像鹿、德氏水牛等大型生物正倘佯在水邊草原環境中。

以上證據可以證明,一些大型哺乳類動物曾到過臺灣,可是現在為何不見了呢?其實不只是左鎮與澎湖水道,根據中央研究院陳光祖博士的整理,1920 年以來,臺灣各地從北到南的第四紀(0 ~ 180 萬年前)地層裡,多多少少都曾發現化石。可是這些大型哺乳類動物從哪兒來的呢?不是有臺灣海峽阻隔嗎?亞洲大陸的動物怎麼會在臺灣出現呢?若要解開這一連串謎題,就要回頭去看地球的歷史,看看昨天以前臺灣附近的地球是個什麼景象。

大陸動物南下避寒

現今臺灣東邊的海洋深度 4 千至 6 千公尺,但是西邊的臺灣海峽海水深度大都比 110 公尺淺。冰河時期的臺灣海峽又是什麼狀態呢?

古海洋學研究中已有證據顯示,上一次冰期鼎盛期(意即溫度最低時),也就是地球上冰的面積發展到最大時,大概是在 2 萬年前,那時北美洲高緯度陸地上堆滿三、四千公尺高的冰。一大堆地球上的水被放到陸地上,海洋裡的水減少了,使得冰河鼎盛期的海水面下降約 120 公尺。在更新世冰期中,海水面只要下降 70 公尺,現今臺灣海峽底下的陸地就露了出來,從臺灣到福建一路上去構成一道「臺灣陸橋」(Taiwan Landbridge)。

過去 1 百萬年來,臺灣海峽海水深度比現在低 70 公尺的時間超過 50 ~ 70%。臺灣與大陸過去的地理關係應該是連在一起,而像今天一樣溫暖的高峰期,在過去 1 百萬年來可能不到 10%。氣候溫暖表示海水面高,因為冰融化了;氣候寒冷表示海水面下降,因為很多冰被放在陸地上。臺灣與大陸的地理格局大部分時間可能如此,因此「臺灣陸橋」不是曇花一現,而是過去百萬年的一種常態。

因為有「臺灣陸橋」,所以生活在大陸的動物天冷了南下,天暖了回去。牠們來的時候海峽是淺淺的,當海水面上升後,就被困在臺灣回不去。這些情況應與造成生物絕滅的原因有關。近年來大陸邊緣海域包括東海、黃海、渤海等,也像臺灣一樣陸續找到很多化石。而且經證實,有些動物如臺灣古象,經鑑定後與屬於「淮河動物群」的淮河古象非常像。

總結來說:在冰河時代裡,臺灣海峽海水面比現在低 70 公尺時曾有「臺灣陸橋」,一些大陸動物因為避寒而南下,經由「臺灣陸橋」來到臺灣西岸一帶。另外的重要發現是:在找到的鹿角化石上發現了人類刻砍過的痕跡,因而證明數萬年前的臺灣海峽曾有古人類活動。

誰消滅了臺灣的古象犀牛

現在仍能找到的犀牛有印度犀牛(因為保育關係數量較多)、蘇門答臘犀牛、爪哇犀牛(數量已經非常少)。早期中國、臺灣都有犀牛,為何現在沒了?普遍想法是人類闖的禍。現代人為了要用犀牛角或犀牛鞭製藥或強身而盜獵、屠殺犀牛。

清乾隆年間派來臺灣的一位叫做六十七的監察御使,曾請畫工把原住民獵鹿的景象繪成圖畫,並把聚眾捕鹿的行為稱為「出草」。1638 年,占據臺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出售 15 萬張鹿皮到日本,日本人用鹿皮做成武士穿的「鎮羽織」(甲冑外的披肩)。在「左鎮動物群」同時期的地層中,人們找到左鎮人的頭骨化石。把這些事件串連起來以後,真的令人覺得人類是殺害大型動物的兇手。可是之後找到的諸多證據卻顯示,實際情況並非全然如此,就事實看似乎另有蹊蹺。

今天所謂的臺灣大型哺乳類動物,是指臺灣獼猴、野豬、長鬃山羊、黑熊、石虎、山羌、水鹿等,這些動物除非被人飼養,否則大都分布在高山峻嶺、人跡罕見地方。而在臺灣考古動物群裡(臺灣考古文化層從 1 萬多年前到 350 年前),並無大象與犀牛的骨骸出土,因而出現一個疑點:臺灣先民並未看到大象與犀牛,他們如何成為加害大象與犀牛的兇手呢?更新世末期的大絕滅應該是全球性的大災難,這個問題絕不只發生在臺灣、大陸或東南亞,臺灣發生的問題可能只是全球發生的一部分。

19 世紀初期的人們,對於生物有否絕滅這件事還不太清楚,擁有解剖生物學之父美譽的法國科學家居維葉,從美國俄亥俄州出土化石所繪的乳齒象體認到:「以前存在的一些生物,現在沒有了。」之後他提出「災變論」,並以地球環境曾經劇烈變化好幾次來解釋大型生物絕滅的原因,而這些劇烈變化被稱為「革命」。

這個理論有很多重要的後續文化影響,19 世紀中葉法國出版的《亞洲大洪水》(The Asiatic Deluge)書上,有一張模擬巴比倫即將被洪水沖毀的想像圖,這個意境可以呼應聖經中所說的「諾亞方舟」,也與居維葉的說法有關,更影響了人們對古生物絕滅原因的認知。

絕滅三理論

很多人接受「因為人類獵殺使得大型哺乳類動物絕滅」的說法。早期北美洲有長毛犀、乳齒象、劍齒虎、猛獁象等大型哺乳類動物,大約 1 萬 3 千年前,印地安克羅維斯族(Clovis)在北美洲大量建立居住群時,猛獁象等大型動物也在那個時候絕滅,因而出現「過度獵殺理論」:長鼻類本來很多,現在已經絕滅,因為人類來了,人類成功就沒了大象。烏克蘭首都基輔南方附近也發現以長毛象骨頭堆成的「猛獁象村落房舍」。

2001 年 6 月,國際知名期刊《科學》(Science)刊登一篇利用電腦模擬猛獁象被過度獵殺以致絕滅的文章,文章結論是:不必有氣候變遷,不必有別的原因,只要有原住民的常態性打獵,也不是特別針對猛獁象,只要打獵,大型生物就會絕滅……

縱然看法相當多,歸納起來,北美洲大型生物的絕滅大概有 3 種理論:一是人類的打獵或過度獵殺;一是氣候變遷造成的環境變化;另一是超級傳染病,如幾年前的 SARS 病毒,可能因為人類的移入帶入新的病毒、疾病,原地生物對這些病毒毫無抗體,因此短時間或幾年內大絕滅。當然大型生物也不是在同一個時間一起絕滅,每個地區有其個別特性,而其特別的絕滅時間應與當地的環境變遷和地理格局有關。如臺灣大型生物的大絕滅,大概在1萬年前到 1 萬 5 千年前,那時是地球上的「冰消期」。

全球暖化 生態系解體

在過去的 1 萬 8 千年中,前面 8 千年是「更新世」的後半期,之後的 1 萬年稱為「全新世」。「更新世」到「全新世」期間有一個溫度快速上升的「冰消期」,冰的融解使得全球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例如巴拉望島西北面的南海溫度,可能在這六、七千年內從攝氏 22.5 度上升到 29 度。又依南沖繩海槽 3 萬年來古海表溫度的變化來看,1 萬 5 千年前到 8 千年前間,臺灣龜山島東方 55 公里處海表溫度可能從攝氏 23 度上升到 26.5 度,也就是說,5 千年內的臺灣東北海域溫度上升攝氏 3 度左右。

臺灣大學地質學系劉平妹教授和其研究團隊,探討「日月潭地區從上一次冰期到現在的植物林帶的變化」發現,這個地區原本很冷,例如一個陡坡上面的溫度,山上冷,下面暖。但在冰消期溫度上升以後,原來低海拔的植物往上爬升,原來高山上的更往上爬,這是暖化過程的必然現象,因而在同一時間裡,森林上移了 1 千 5 百公尺。依照現在天氣來說,高度上移 1 千 5 百公尺,溫度上升攝氏8 度到 10 度,這就表示台灣陸地的溫度變化比海洋大。

於是知道:當年臺灣生物在陸地生活,經歷了一個攝氏 3 度到 10 度的溫度變化,這個變化造成生態系解體,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全球很多地方。一個生態系是由很多動植物共同依附組成的,例如A、B植物種原本共同生活在一個地區,全球暖化後溫度開始上升,A植物種比較不耐熱,為追尋原來喜好,就往上或往北跑;B植物種比較耐熱,因此移植速度落後,最後出現兩種植物有部分重疊,可是依然各走各的。溫度上升後,因為各物種稟性不同、移居速率不同、適應能力不同,使得原來的生態系解體。

靜悄悄的多樣性大失血

劉平妹教授針對當年犀牛出土現場的地層花粉研究證實,早坂中國犀生存的環境原本是一個海濱草原雜林、氣候溫暖乾燥的環境,但在過去幾千年中變成以松科為主的森林。冰消期時,臺灣植生往上遷移或往北遷移,往上遷移 8 百公尺、1 千公尺換算成陸地是上千公里,也就是牠們已經離開臺 灣。

金恆鑣先生翻譯的威爾森名著《繽紛的生命》中,提到一種稱為「森地內拉型絕滅」(Centinelan Extinction)的絕滅方式。森地內拉是厄瓜多爾安地斯山脈的一個山谷地名,1978 ~ 1986 年曾出現大規模的森林開發,學者們過了 2 年以後再去,原本看到的許多動物已經不見。這件事沒人注意,也未發生血淋淋的殺戮事件,可是動物就是不見了。這種方式的絕滅稱為「靜悄悄的多樣性大失血」。

查看厄瓜多爾森林的衛星影像就會發現,森林在 40 年間減少 90%,物種消失  50%。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島嶼生物地理學 」(Island Biogeography)概念,這個概念是哈佛大學威爾森和幾個研究者發展出來的:中美洲海域由古巴一路往東南延伸,有許多面積不一樣的小島,學者們調查每個小島上的物種後發現,島上有多少生物種與這個島的面積有關。這是島嶼生物地理學中非常重要的觀念,北美洲西半部就是一個很好證明。

如果把北美洲大陸當成海洋,把美國國家公園或保育區當成陸地,這些保育區有如海洋中的島嶼,因此可以援引島嶼生物地理學概念,而實際調查後也是如此:生物消失與保育區的面積有關係,面積越大越不容易消失。另一個重要概念是:棲地的縮小或棲地的破碎化,是造成生物絕滅的重要原因。以往談生物絕滅總覺得是什麼人把生物殺了,一定要有兇手、武器,還要有很好的動機。真實情況有可能是人類的集體行動和行為使環境變化,把棲地破碎化,造成「生物多樣性大失血」。

第6次大絕滅 已經開始

環境變化是造成臺灣大型動物消失的重要因素:海平面上升,氣候變暖,草原被森林取代,氣候從比較乾燥變成比較濕潤,象群、犀牛棲息的草原雜林地大量減少,最後物種絕滅。有些生物不必吃那麼多東西,體型較小,可以適應森林環境。牠們會往山上遷移,氣候變暖時,可能有些回到中國北方,有些可能遷移到臺灣高山上成為所謂的孑遺生物。

快速的溫度上升過程,對生物來說是個很大的威脅,因為在遷徙過程中,必須在氣候變化的威脅下想辦法存活。每 10 萬年來一次的劇烈氣候變化,像一個篩子,每次篩去一些動物,有的闖過,有的闖不過,過去百萬年來就是這樣子,最後一次是一萬多年前的一次。只是這次真糟糕,人類出現了,情況更為不妙。生物學上把動物族群縮小,努力度過的艱難期稱為「瓶頸期」,瓶頸期是生物物種的危急時刻,也是演化新物種的最好契機。

古早前的臺灣海峽曾經歷過多次的「瓶頸期」,因此臺灣有很多特有的生物種,東南亞、菲律賓……也有非常多特有種。只要度過瓶頸期,就能產生當地特有種;過不了關的生物,旋即絕滅!但在瓶頸期的最後一次,人類出現,以前的關闖過了,這次不一定過得了。

更新世晚期的大絕滅,以地質時間看也不過 1 萬年左右,對地質人來說,每談一次事件總是10萬年、50 萬年,因此滅絕在地質時間上只是一瞬間。現在正進行的一瞬間絕滅是第6次大絕滅,第6次大絕滅已經開始,昨天過後已經發生,以後的問題是明天過後,是第6次大絕滅的第2章、第3章,將來完結篇怎麼寫不太知道。到底完結篇要由誰來完結呢?且聽後面的人怎麼說。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