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與時俱進的數學課–蔡宗育讓數學活起來
104/06/02
瀏覽次數
3517
吳美枝
|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把興趣變成工作,就沒有所謂的工作了。」多年來,蔡宗育樂在教學,一路從花東縱谷教到了玉山山脈上的學校,最後回到故鄉高雄,目前為福誠高中國中部的教師。他笑說,其實自己從小念書過程並不很順遂,成績不是特別好,沒想到這樣念著、念著,最後竟當上老師。「我覺得,老天爺讓我走上教書這條路,一定有祂的用意。」
教書是天職
蔡宗育出生於高雄鄉下,從小就喜歡看故事書,但父母從事勞力工作,沒有閱讀的習慣,所以家裡幾乎沒任何書籍,不得已只好跑去廟裡翻善書,書裡的故事,是他觀看世界的一扇窗口,也開啓了自己對生活的想像。平日,蔡宗育放學後,都會去爸爸的漁網工廠幫忙。每遇趕工時節,回到家通常已晚上10點,這時,才能拿出課本來複習、寫作業。當時,蔡宗育就意識到,做工真的很苦,還是要好好念書,找到自己的一條出路。
然而,他坦承自己念書過程並不順遂,不管怎麼努力,成績總在中段左右。其中,數學是他比較擅長的科目。「人的成就感是會累積的。」蔡宗育說,每次下課後,他會主動多算一、兩題數學,計算數學時,總是心無旁騖,任何聲音都無法干擾他。後來,同學都向他請教數學,在教同學的過程中,他的數學也不斷精進。高中畢業後,蔡宗育進入師大數學系,進而確認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數學教育這一塊,我很有自信,但,數學研究,我就沒感覺了。」
蔡宗育說,成績普通的自己,竟走上教書這條路,老天爺一定有祂的用意。「我開始思考,以前數學老師在教授時,訊息傳遞是不是有問題?後來,我了解到,對一般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沒這麼容易,而老師的教法,只對成績優異的學生有效,但大多數像我這種中、後段的學生就聽不懂。」所以,當蔡宗育成為老師,就很重視自己教學方法—這個方法必須簡單到讓所有學生都聽得懂。
此外,蔡宗育在求學時,有兩位老師的教學令他印象深刻,分別是國文老師蔡秀娟及理化老師莊敏兒。「他們上課時,不太像在上課,反而比較像是在表演,非常生動,令學生目不轉睛。」蔡宗育深受啓發,所以,除了鑽研教學方法,他也會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於是,他決定放下課本,整理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教學脈絡及新的教學方法。「大家用一樣的方法,得到一樣的結果。如果我用新方法,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數學與生活
首先,蔡宗育會以數學故事、數學典故,或與數學有關的日常事件,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教到「直角座標」,就從笛卡兒怎麼想到此原理開始說起,而後帶到直角座標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直角坐標的發明,讓我們能夠清楚地認識這個世界。」蔡宗育說,數學和我們的生活其實息息相關,然而,教書這麼多年,最大的挑戰,就是學生普遍認為數學和生活沒什麼關聯。所以,蔡宗育上課時,會透過各種方式,帶領學生將數學和日常生活作連結。
「數學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的地方,譬如中國以農立國,曆法的精準度就很重要,因這關乎民生問題,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朝廷就要修曆法。這時,數學就派上用場了。」他表示,以前西方的帝王都要學數學,因為數學計算有其既定的規則要遵循,領導者受過這種訓練後,處理國事會比較有條理、順序,不會天馬行空。傳說托勒密一世學到沒耐心了,就問老師歐幾里德:「學數學有沒有捷徑?」歐幾里德回他:「幾何之路沒有王道。」意即學習數學沒有任何捷徑,無論是誰都必須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
因此,蔡宗育相信,學習數學可培養耐心、推演能力,做事也較能找到步驟與方法,但平常若沒做事習慣,就難將數學和生活作連結。蔡宗育感慨地說:「我們的教育,常會告訴學生:讀書就是讀書,其他都不要做。不希望學生碰課本以外的東西。」他建議學生在寒、暑假應該要去打工,做點事。開學後再回頭讀書,學習絕對有加成效果。畢竟學生若只顧讀書,就可能像實驗室培養出來的東西,一畢業就變成戰鬥力最差的一群。「古人說,將相出寒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唯有吃苦,才會有鬥志。這也是數學歸納、統計出來的原則。」
找到「方法」最重要
除了將數學與生活連結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蔡宗育也想一些方法,讓孩子願意去算數學。根據他過去的學習經驗,每天只要多算一、兩題數學,成績就會有明顯進步。因此,他設計一種叫「過關卷」的測驗卷,內容是要測驗學生的認真程度,只要願意練習,保證進步。其設計猶如電動關卡,每次月考範圍約有8關,只要學會這8關,就能順利迎戰月考。而他總提醒學生,「累積」很重要性,「每天練習一條數學算式,5天就可以學會1關,40天後,就學會8關了。」
蔡宗育說,教學方法必須隨著時代調整。這時代,很多學生迷電動,所以自己就透過打電動模式來鼓勵孩子多練習。他讓學生分組,成績相近的同學兩兩一組,共同PK、競爭。「當對手程度和自己很接近時,人就會有想拚的感覺。同學們為了贏,就會自動練習。有些同學甚至自己列印30張過關卷,回家後反覆演算。」他說,自己的所有設計,單純是希望學生主動學習,而這種方式也讓他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上有了亮眼表現。
2011年,蔡宗育出版了《基測洩題》。「我常在家裡的工廠幫忙,發現每個行業都有其做事方法。『方法』會讓人事半功倍,讀書當然也需要『方法』。」因此,蔡宗育透過《基測洩題》這本書,整理了自己的教學,並提供一套方便複習的方法。「以前老師都從頭到尾依序複習,當我回頭看課程,決定不這麼做。我把數學分成四大家族,讓學生有系統地去複習數學。」他表示,這方法是針對大型考試設計,畢竟很多學生會應付小範圍考試,一遇到大考試,就無法篩選三年來累積在腦中的混亂算式,《基測洩題》即協助學生依循準則去統整腦中的數學知識。
累積創造奇蹟
其實,蔡宗育以前的夢想是當醫生。大四那年,他甚至想重考,一圓醫生夢。但後來他想,當老師也是救人。只是醫生的救人行為是立即性的,而老師則要比較長時間才能看出成效。身為老師後,蔡宗育始終抱持「對這塊土地在做事」的單純信念,除了投入學校的工作,也參與台灣自然科學教育推廣輔導協會。「以前大學時代就曾參加過救國團的返鄉服務隊。我們協會就是號召一群團康才人,來做類似當初救國團的服務—結合了表演與教學,讓孩子們在寒、暑假有一段特別的學習經驗。」
「成功來自累積,累積會創造奇蹟。」蔡宗育說,這一代的孩子,不喜歡累積,都想要速成,所以他常用這句話來鼓勵學生。當他遇到不喜歡念書、總要家長督促的學生,他也會發揮想像力,告訴他們:「人生的過程,就像打電動。你們的爸爸媽媽已經打到戰魔王,才發現以前在路上什麼都沒撿,現在打魔王很辛苦。所以爸媽叫你們多念書,是提醒你們,沿途要多撿東西,以後打魔王才不會這麼辛苦!」
教育(60)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3/28
極端降雨來了,AI 如何預測並預防邊坡崩塌?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25
「寵物攝影師」:偵測技術捕捉毛孩們的瘋狂日常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