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蘭河溪河川流路之歷史變遷

105/11/24 瀏覽次數 2154
人類的歷史及文明之發展與河川息息相關,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而相對地河川流路之變遷,亦影響河川兩岸之居民及生活、甚至於一個文明之興衰。所謂鑑古知今,利用歷史地圖、地形測量圖、衛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可用來研究河川流路之變遷外,亦可透過過去之變化預測未來可能之情況,提供河川之治理與管理之用。

台灣地區可取得之最早測量地形圖,為日治時代調查繪製之台灣堡圖,其為日本殖民政府自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起,為調查土地權力、區分土地地目、行政管理等目的,利用三角點、水準測量所進行之大規模地形測量資料。圖1即為利用該地圖資料針對蘭陽溪流路予以著色所得之河川流路判釋之成果。由該圖,蘭陽溪於一百年前,其河川流路遍布於整個蘭陽平原上、而現今流經宜蘭市之宜蘭河則曾為蘭陽溪流路之一。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軍曾為了作戰需要,利日治時代之地圖重新繪製五萬分之一的地形圖。圖2即為1944年該地圖之蘭陽溪流路變化,由圖可知於1898~1944年間,蘭陽平原為開墾所需,蘭陽溪下游河段已築有堤防以維持河川流路及抵禦洪水。另由此時期及前時期之比較,可發現出海口位置往北側移動,而河川流路則成擺盪交錯之情況。此外宜蘭河上游受到堤防阻斷,自此成為一獨立流域之河系,若從現今可取得之地形資料來看,在阻斷處鄰近仍可見一河道地形特徵存在。

而在冷戰期間,美軍曾發射衛星(Corona)進行全球之影像監測,圖3即為該衛星於1969年所拍攝到之蘭陽溪影像。由影像資料可知,蘭陽溪於此時期之堤防與現今之堤防相比,大多已建築完成,自此而後蘭陽溪河川流路大致維持在堤防範圍內。另此時期可見下游之河口仍有持續北移之情況。

國民政府進為經濟建設及國家發展之整體規劃,於民國72年起,開始針對全島進行二萬五千分之一之地形圖測繪,此地形圖於國內通稱為經建版地形圖。經建版地形圖隨時間演變及更新,共計有四個版本問世,圖4即為經建版第一版之地形圖。由圖可知,於前期之河川流路相比,在1985年代蘭陽溪河口位置仍持續維持在北側堤防處不變,惟河口上游之河段之流路則偏擺至南側堤防處。

透過歷年之地圖、地形圖、衛星影像資料,可知蘭陽溪歷年之河川流路變遷過程中,最大之變化為開墾及抵禦洪水所需之堤防築建,其大致造就現今蘭陽溪之河川流路樣貌。此外蘭陽溪自1944年後,河口位置呈南北交互遷移,而河口到羅東溪匯流口間(蘭15斷面)之河川流路亦成南北擺盪變化,若以1944年至今之變化周期來看,可謂之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小王子眼中21世紀的地球」執行團隊撰稿)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