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玻璃的藝術與科技:螢光玻璃
95/10/16
瀏覽次數
22941
楊希文
|
聯合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原子模型與電子能階
自然界的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在波耳(Niels Bohr, 1885-1962)所建構的原子模型中,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的,其中質子和中子構成原子核,電子則在圍繞於原子核外的各個特定軌道上運行。然而這些軌道之間並不是連續的,電子所處的軌道不同,能量也不同,稱為能階。因此,電子若要在不同的軌道之間躍遷,必須吸收或釋放特定的能量,而這一特定的能量相當於不同能階之間的能量差。
電子最低能階的狀態,稱為基態,而電子升遷到較高能階的狀態,則稱為激發態。電子可以藉由吸收熱能或光能,自基態躍遷至激發態,然而較高能量的激發態通常較不穩定,因此,電子會藉由釋出能量自激發態返回基態,所釋出的能量通常以光子或熱的形式表現。假如電子所釋出的光子波長在可見光的範圍,即約400~750奈米,那麼就能被人類肉眼所見,而察覺到物體發光。
這種電子自激發態返回基態而放出光子的現象,通常會依據所釋出光子存在的時間,也就是所謂的生命期,而區分為「螢光」與「磷光」。當能量自吸收到釋放的時間間隔在奈秒(10
-9
秒)至微秒(10
-6
秒)之間,就稱為「螢光」,若在毫秒(10
-3
秒)至秒的尺度,則稱為「磷光」。
螢光材料和應用
螢光材料也存在於自然界的礦物中,例如螢石就是一種天然的螢光物質,它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鈣,可能也包含少量的稀土元素。古代常開採這類礦石製成「夜明珠」之類的寶石,這類螢光物質經紫外線的照射或加熱後就可發光,但是古人對它的發光機制並不明瞭,因此「夜明珠」多被視為奇珍異寶,只有王公貴族方得擁有賞玩。
夜明珠的發光是因為螢光物質中的電子吸收了高能量的光子或熱能,而由基態被激發至較高能量的激發態。但由於高能激發態的不穩定性,使得電子傾向釋放能量而回到基態,所釋出的能量便以光的形式放出。若光的波長恰在可見光範圍,就是夜明珠發光的現象,目前市面上甚至有以人工樹脂摻加螢光粉製成的塑膠夜明珠。
螢光材料已經普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例如各種螢光裝飾、螢光貼紙、螢光棒、螢光標誌等。此外,在高科技的應用方面也不斷地被開發出來,例如日本日亞公司研發出以460奈米波長的藍光發光二極體去激發釔鋁石榴石螢光粉,螢光粉被激發後會放出黃光,再藉由藍光和黃光的混合而得到白光。另外也有科學家研發利用紫外光去激發含有多種稀土元素的螢光粉,可分別得到3原色光,再使之混合而得到白光。白光發光二極體因為耗電低、體積小、亮度高且發熱量小,有潛力取代傳統的鎢絲燈泡。
又如在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的應用上,把不同的螢光材料鍍著在塑膠基板上,利用電流激發螢光材料而得到不同顏色的光。若把這種技術應用在顯示器上,具有質輕、薄、可撓曲、耗電低的優勢,未來可能發展出可撓曲式的電視或電腦顯示螢幕,使用會更方便,也是取代傳統陰極射線管的明日之星。
螢光玻璃
玻璃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材料,它是一種固體,但其中組成的原子並無規則性的排列,也就是說玻璃是屬於非晶質的材料,嚴格來說是一種「不隨時間而結晶化的液體固化而成」的物質。以常見的矽酸鹽系玻璃為例,它的主要成分是矽砂,也就是SiO
2
,在地殼中氧元素和矽元素的含量就占了74%,因此矽砂價格非常低廉,且它還具有化學性質穩定、低熱膨脹係數、高折射率、高可見光穿透率等優異的光學性質。
玻璃並非金屬導體,傳遞光子訊號時不會受電磁輻射的干擾,而且光子在玻璃中傳遞也沒有熱量的耗損,因此玻璃在光子通訊領域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我們所熟知的玻璃光纖、光纜。
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玻璃中藉由溶入一些稀土元素等具有螢光特性的物質,可大幅提升其光學特性,包括可製成雷射光纖做為雷射光源或光纖放大器,這是光纖通訊網路中的關鍵元件,更是發展超寬頻高容量光纖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件。未來光纖通訊會普及至每個家庭,每一用戶甚至可藉由一條光纖來傳遞訊息,獲得有線電視、電話及網際網路的服務。
目前光子通訊用的玻璃材料仍以矽酸鹽系玻璃為主,但是矽酸鹽系玻璃對稀土元素的溶解度有限,而磷酸鹽系玻璃對稀土元素的溶解度比矽酸鹽系玻璃高上百倍,因此其光學特性也比矽酸鹽系玻璃的好,吸引了許多科學家加入探索研究。
玻璃摻加稀土元素
若在玻璃中摻加少量的稀土元素,例如釹、鐠、鉺、鐿、銩等,則在吸收外來光子能量時,玻璃中稀土元素的電子會躍遷至激發態,而當電子返回基態時會放出螢光,這種螢光放射的特性,在光子通訊中可用來放大光子的訊號。由於訊號的放大是在同一介質中進行,不需經過傳統中繼器繁瑣的光-電轉換,因此可大幅減少轉換過程中訊號的損失,且其具體積小、雜訊低、連接損失低、放大增益高等優點,使得螢光玻璃成為光子通訊上非常重要的發明之一。
螢光玻璃中做為基材的玻璃性能,對於螢光的品質有重大的影響。實際應用的玻璃材料須有易於熔製、優良化學耐久性、低結晶化速率、低熱膨脹係數、容易摻加活化稀土離子等特性。早期發展的矽酸鹽系玻璃,由於需要較高的熔製溫度、可溶入稀土離子的濃度低,使得光子訊號的增益較小,因此,矽酸鹽系玻璃已無法滿足先進光纖通訊應用上的需求。
代之而起的是以五氧化二磷(P
2
O
5
)為主成分的磷酸鹽系玻璃,因它特有的網絡結構,而具有低玻璃軟化溫度、低熔製溫度、以及特殊的光學性質。這些特質使得磷酸鹽系玻璃在熔製及低溫領域的應用上,有強烈的競爭優勢與發展潛力。
此外,由於磷酸鹽系玻璃可溶入較高濃度的稀土元素離子,使得它的光訊號放大增益可達矽酸鹽系玻璃的百倍以上,因此即使是小型化的光電模組仍可產生較強的輸出訊號。也因此,磷酸鹽系玻璃在光纖雷射及光纖放大器的應用上極具競爭力。例如在摻「鉺」(Er,原子序68)光纖放大器的應用上,磷酸鹽系光纖放大器將提供高增益、高輸出功率及低雜訊的特性。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光子訊號都可以在一個摻鉺光纖放大器內同時放大,使得「高密度分波多工傳輸」的技術得以實現。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6年10月,406期,14 ~ 19頁
玻璃(1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6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