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不可逆電穿透技術
102/10/22
瀏覽次數
8620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心臟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其中以冠狀動脈阻塞為大宗。目前治療冠狀動脈阻塞,以血管擴張術(angioplasty)或血管繞道手術為主。近年發展的「經皮穿透血管擴張術」(PTCA),及置入抗阻塞器(stent),也有療效。
但是,這些方法都不可避免地會對血管管壁造成一些損傷。那些損傷導致局部發炎或出血,使各種組織在傷處堆積,會刺激血管壁平滑肌細胞,使血管內壁增厚,造成血管再狹窄(restenosis),而讓血管再次阻塞。目前,主流的預防方式是用塗藥支架擴張血管。然而最近有些案例,令人擔憂塗藥支架可能不像過去相信的那麼安全。因此醫師一直在找能預防血管再狹窄的新治療方法。
從2007年起,有一種新的治療技術問世,就是不可逆電穿透技術(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IRE)。這個技術根據的現象,早在近30年前,也就是1980年代,科學家就注意到了。那就是,只要對活細胞施加電場,就能使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但直到今天,科學家仍不清楚為什麼。
有人推測,電流會使細胞膜出現奈米級的缺陷。用常識性的話語來說,就是細胞膜穿孔,只是極為微小。但是,只要細胞膜穿孔了,細胞質就容易流出。有些電場只能造成暫時性的細胞膜穿孔,有些電場造成的細胞膜穿孔是永久性的。因此,只要科學家控制電場,就能對活細胞造成暫時性損傷或永久性損傷。能夠造成細胞膜永久性損傷的技術,叫做不可逆電穿透技術。
2007年,臨床醫學研究人員開始以這種技術進行臨床實驗。醫師用IRE破壞癌組織或其他危害健康的組織,例如切除攝護腺癌,以及預防血管再狹窄。
IRE最大的好處是使用的電流非常微弱,不會在生物組織裡產生大量的熱。也就是說,IRE不是以高熱殺死、切除病灶,而是使病灶組織的細胞因為細胞膜穿孔而死亡。這樣的細胞死亡,身體可以用常態的方式處理,不會造成過度刺激。
這種技術從2007年起就有動物實驗的成功例子,最近正在進行人體實驗。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9年1月,433期,74 ~ 78頁
病(3)
電穿透技術(1)
攝護腺(5)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鋰電池回收商機大,臺灣做好準備了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6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