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從火星探測看智慧型機器人
101/12/10
瀏覽次數
20807
張慰慈
|
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計算技術整合組
歷經八個月的漫長航程,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火星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在台灣時間2012年八月六日下午一點卅二分安全登錄火星近赤道的蓋爾撞擊坑,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好奇號」的研發經費高達25億美元,像這樣一個全球最先進的火星探測車,正是智慧型機器人科技的最佳展現。
首先在機動性方面,「好奇號」以鈦製的長腳連結六個鋁輪,並配備17具攝影機供導航和感測分析之用。身處5,500萬公里外的火星,地球上的工程師所能做的僅僅是透過低解析度的攝影畫面、用有限的手動遙控功能來調整「好奇號」的運動,但這遠遠不足以應付在火星上的任務,「好奇號」能偵測自身的狀態和環境的變化,同時還要操控長腳和輪組,像是有智慧的生物般迴避障礙物和坑洞,防止自己傾覆或墜落懸崖;它甚至能以其中五個輪子固定自己,用剩下的最後一個輪子來刨開火星表土進行探測工作。這都歸功於智慧型機器人常用的並行計算(concurrent computing)技術:一種同步處理複雜的資訊的程式設計法,能同時蒐集和處理來自不同硬體的訊號(例如攝影機或感測器),根據種類和內容來即時規劃出最佳的反應行為。
更讓我們驚奇的是:如此「聰明」的「好奇號」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電腦設備,它僅僅使用防輻射的主機板和兩顆RAD750 CPU—這是1977年IBM PowerPC 750 CPU的改良型,外加256 KB的唯讀記憶體、256 MB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和2 GB的快閃記憶體,效能絕比不上你我家中的電腦。之所以用這麼低階的計算硬體應該是基於節省能源的考量,但也可以想見在有限的硬體資源下設計「好奇號」的軟體系統是有多麼精簡和有效率。此外在通訊方面,「好奇號」採用X波段(X band)微波系統和地球溝通,頻寬約7~8 GHz,原理就像是手電筒的聚光燈,能夠將大量的資料傳送至遠方而損耗極微,加上它所需的發射功率低,也是基於節能考量下的最佳選擇。最後是能源供給的設計:在整合上述的動力、計算和通訊系統後,「好奇者」選用同位素電池供能,經由「鈽」放射衰變將熱能轉換成電能的原理,可供維持「好奇號」14年之久的運作。
從「好奇號」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當代智慧型機器人的設計理念:質輕、節能、但保有效率和人工智慧,相信這也能啟發我們在不同領域設計與應用資通產品的許多想法。
參考文獻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at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http://mars.jpl.nasa.gov/msl/
Wikipedia: Mars Science Laboratory,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s_Science_Laboratory
資料來源
轉載自「國研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80期電子報」
導航(10)
好奇號(6)
人工(7)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6
長頸鹿遠足到巴黎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2/14
在火車上做實驗!「科普環島列車」讓小學生學習科學也增廣見聞——專訪周中祺副教授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