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地球形成早期的大氣層中幾乎並沒有氧氣,而是由甲烷、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氣、氮氣與其他含量較少的氣體共同構成,其中二氧化碳曾占有很高的比例,而我們所賴以為生的氧氣,則是在藍綠菌(又稱藍綠藻)演化生成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氧氣才陸續在大氣中大量累積。一直到了古生代泥盆紀期間,有根的維管束植物演化出來,增強了地表的化學風化作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才因大量二氧化碳結晶成為碳酸鹽類而封存在地下後,下降至與今日地球大氣相近的程度。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都是溫室效應氣體,也是地球表面可以維持溫度穩定,生物得以繁衍的重要大氣效應,可是它們的多寡也決定了地表溫度的高低。人類是在最近的一百萬年才演化出現,這段時間中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僅隨著冰期間冰期而小幅擺動,不過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為了能源、運輸、工業等層面的需求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等),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迅速攀升,超過了過去一百萬的自然規律下的最高值很多,這使得地表可能會在未來增溫攝氏好幾度,後果經過科學家的評析,可以知道部分地球的環境改變可能不利於人類的未來生存發展。 因此,要如何能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來控制大氣增溫,就成為人類現在面臨的大挑戰,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的來源就是能源的使用,最大的用途就是用電和燃燒取熱兩項,而在我國電力有八成是燃煤、燃氣而來,因此找到新的替代能源是首要工作,除此之外其他仍有需要排放的部門,就須要加速溫室氣體捕捉儲存與再利用技術的佈建,另外,如何能把自然碳匯強化以增加負碳效果,也須要研發新的技術來改進。以上各種途徑的努力,都要新科技的投入才得以達成,到2050還有將近三十年的時間,現在開始努力推動減碳科技,淨零的目標是有機會可以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