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抗震大作戰–整合地震預警與防災應用,開拓防災新產業

106/06/26 瀏覽次數 1568
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平均每年發生四千多起大小地震,近百年來臺灣已經發生了多起重大的災害性地震。1999年的921集集大地震更造成2,434人死亡、近十一萬戶房屋倒塌之災情。雖然以現今的科學技術而言,地震仍無法進行事前預估而先行避難。但在這十幾年來,國震中心已經開發的一套可以利用地震波傳遞的特性,偵測傳播速度較快的P波,並據以預測後續地震的大小,進而啟動自動化防災機制,提供警報燈光、音響、關閉瓦斯、連動產線設備安全停機機制等等方式,協助使用者避難、減低地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地震後也能自動化提出結構安全評估報告,協助震後應變作為。未來也逐步與業界合作,開發防災新產業。
 
聽講心得(撰文|孫維新館長)
 
上週五(04/28)晚間的第二場春季展望演講,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林沛暘博士擔綱,林博士以「抗震大作戰─整合地震預警與防災應用,開拓防災新產業」為題,藉由臺灣研究人員長期與地震為伍的豐沛經驗,訴說牽動臺灣命運甚深的地動天搖自然現象,並提醒我們該怎麼建立基本觀念,同時做好減震、抗震、防震的工作,以增進社會整體的應變能力,並降低地震來臨時的損害。

     林博士在演講開始時提到,臺灣位於兩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交界,地震的發生已是常態,我們該如何面對?他放了一張分佈在臺灣東南西北,四處有著密密麻麻小點的圖片,那就是臺灣週遭發生地震的位置,一眼望去就像漫天的蝗蟲過境,鄰近兩點之間幾乎少有空隙!

     地震是可以預測的嗎?什麼是「地震防災服務」?林博士解釋,在關切以上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清楚認識「地震」。地震是臺灣常見的天災,成因是地殼內釋放能量而造成震動,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標準主要有「規模」和「震度」兩種。規模是指地震釋放的能量,臺灣所採用的計算方式是芮氏規模;震度受距離、震源深度、
造成地震的斷層運動種類等影響,進而產生數值變化,臺灣一般為0 ~ 7級,表示所感受到震動,或物體受破壞的程度。

針對主持人孫教授「救命設施」的問題,林博士分享了幾個對網路流傳的保命設備的看法,比如以色列的超堅固鐵桌,以及俄羅斯在地震時會自動闔起以形成一個保護空間的床。他笑著說,這些有趣裝置的救命前提是要記得放水和食物進去,而且要定時更換避免過期,另外也要思考闔上以後房子萬一坍塌了要如何出來。

除了這些創意的設施,我們還可以做甚麼?國家地震中心其實已規劃了一系列的「地震防災服務」:包括平時整備、震前預警、震時監測,和震後診斷。平時整備包含客製化地震預警、防災演練、結構安全評估,與耐震規劃。震前預警則是自動警報系統、掩護輔助、自動化安全防護等,也連結智慧化廠房控制災害。震時監測注重地震警示與資料蒐集,震後診斷則提供結構安全快速評估,讓民眾能確定自家住宅震後是否適合居住。

     林博士說,臺灣和日本是目前全球唯二對公眾發布地震速報的國家,除了氣象局的「區域型」地震預報,國震中心的「現地型」地震預警系統也提供緊急資訊。這個系統採用體波震源法和支撐向量法,後者藉著大量數據累積,大幅度地提升了預報準確率。但我們該如何做系統驗證?現在不僅有震動台試驗,也會走出實驗室作現地測試,像林博士在宜蘭國小進行的地震儀試驗,在偵測 P 波的三秒後,計算預估馬上到來的震度並發布警報,但考量地震、車振、或是人振的前三秒波形可能很像,因此需注意適當的調整地震儀敏感度和擺放位置。而在結構安全試驗的部分,他採用振動台示範驗證,首先模擬地震發生、計算結構加速度反應資料,和各樓層最大位移比,判斷各樓層損傷程度,最後得到安全評估分析。

     國震中心不只安裝預報系統,也提供客製化的設定,同時也做地震防災教育與防震演練,林博士表示地震可能發生在全台各地,唯有整合性的地震速報,才能提供快速有效的減災服務,此外,他也在演講尾聲時說到,系統可靠度需要靠時間驗證,在發展地震防災上,我們會繼續的努力,也相當期待大家能一起投入!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