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1/01
科學爭議中的研究方法
王秀雲|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2010年全球瘧疾患者有2億,因而死亡的有66萬,90%在非洲,大多是不滿5歲的兒童。
瘧疾的病原是瘧原蟲,瘧原蟲是原生動物,不是病毒、細菌,有複雜的生命史。首先,瘧蚊叮咬感染者,吸入瘧原蟲,再叮咬其他人,傳播瘧原蟲。瘧原蟲先進入人的肝臟發育、繁殖,再進入血液到紅血球中繁殖;最後破壞紅血球造成臨床症狀。因此開發瘧疾疫苗非常困難。
今年10月8日,英國大藥廠格蘭素史克(GSK)公布了一種新的瘧疾疫苗的臨床實驗結果,再度證明了瘧原蟲的頑強。
臨床實驗是在非洲7個國家進行的。這支疫苗的原理是:以一個抗體蛋白質分子鎖定瘧原蟲表面的一個抗原蛋白質;抗體蛋白質上有一個B肝病毒抗原,能動員人體免疫系統殺死瘧原蟲。但是效果不如預期:注射一年半之後,兒童感染率減少46%;嬰兒27%。這些數字都比注射一年之後低,也就是說,疫苗的保護力會隨時間而遞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