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頭腦體操
102/12/02
瀏覽次數
4775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人類的認知能力究竟有什麼獨到之處,才能成為萬物之靈?早就有學者指出,有意識的思考能力讓人在行動之前就能在心裡演練可行的方案。後來實驗證據顯示,人不只會有意識地思考問題,甚至還能在潛意識中繼續思考,因此看來靈光一閃的點子,也可能是深思熟慮的產物。2005年,英國學者讓黑猩猩、紅毛猩猩、3~7歲的幼童做開啟玩具盒子的遊戲。每個盒子都上了鎖。結果,有機會事先觀察鎖的孩子,開鎖速度最快;黑猩猩與紅毛猩猩就不會善用這樣的機會。
可是最近日本京都大學的比較認知科學家宮田裕光博士卻發現,紐西蘭的剢羊鸚鵡(kea parrots)可能也有類似人類孩子的本事。宮田在盒蓋上加上插栓,拔掉插栓才能打開蓋子,取得食物。他還設計了比較麻煩的鎖:必須依序拔掉兩個插栓才能打開蓋子。
宮田發現,要是鸚鵡面對的是比較簡單的情境,只要拔掉插栓就能打開蓋子,事先觀察的機會並不會縮短打開盒蓋的時間。而應付複雜的任務,事先觀察的機會似乎能讓鸚鵡比較迅速地找到適當方案。也就是說,鸚鵡可能主要靠試誤法解決問題,一旦試誤法顯然不靈光,就設法利用已知資訊。牠們能記得並利用事先觀察到的資訊。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0年10月,454期,78 ~ 81頁
認知(11)
鸚鵡(1)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13
家貓健康與人類風險,呼吸道共通傳染病的隱藏威脅
王儷蒨
|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儲存書籤
113/10/30
給你耐操又勇健的稻米!看科學家如何幫助水稻對抗生存逆境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廢棄蝦殼讓魚魚變漂亮——天然增豔劑新材料
文詠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