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醫療資訊管理以及巨量健康資料分析應用

108/08/07 瀏覽次數 2576

最近流行的精準醫療其實講的大部分是所謂的個人化醫療。每個人生來就不同,後天環境也不同,所以接受到的醫療照護也需要針對個人的特質來修改。雖然精準醫療比個人化醫療範圍大,但是,我們可以把個人化醫療看作是精準醫學的醫療實踐。我們利用資訊管理及巨量健康資料應用技術建立智慧醫療系統,輔助醫師可以針對每一個病人提供客製化醫療服務,徐建業指出,從醫療資訊發展的歷程來看,首先是先將紙本健康資訊數位化並整合,之後要將健康數據標準化並且可以在不同的醫院資間互相交換,最後一步就資料的分析然後建立智慧醫療系統化進行實務上的應用。

 

大數據為AI的基礎

 

 回顧過去病人照完X光片必須自己拿著洗出來的底片交給醫師診斷,現在只要照完X光之後,影像資訊就會自動傳輸至醫師端的電腦,甚至在不同醫院之間,醫師都可以看到病人過去即目前的醫療資訊,這就是資訊整合的成果。我們認為,智慧醫療的發展一切都以數據為中心,科學家將醫療資料數據化,並且建立數據整合系統,讓醫療資訊標準化並且可以在不同醫院之間互相交換和分享,最後將大數據資料利用AI技術,轉化成為智慧醫療系統。

 

台灣的健保非常完善且有效率,每天有上百萬人在看病,根據統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看16次以上醫師,在健保制度之下,中央健保署收集了全國所有人的就醫紀錄。醫院為了請領健保費用必須上傳所有相關的的診斷和用藥資訊,所以健保署就擁有醫療資訊的大數據資料庫,政府也將醫療大數據開放利用,並鼓勵各界提出研究計畫,讓我國智慧醫療能夠以醫療資料庫中的大數據為基礎快速的發展。因此,發展智慧醫療應該以健康大數據為基礎。

 

數據整合與交換提升醫療資訊應用性

 

徐建業表示,數據雖然很重要,但是數據的交換和整合也很重要,每個人的健康資訊來源非常的多,像是醫院病歷、運動及飲食的紀錄、穿戴裝置所收集的生理訊號等,要實現醫療資訊整合與交換非常困難,因為每間醫院、每個裝置的資料結構及程式系統都不相同,臺灣從2000年開始建置醫療資訊交換中心(MIEC),花費十幾年的功夫才終於完成醫院之間的電子病歷交換平台(EEC)及病人可以下再並擁有的健康紀錄 -- 健康存摺系統,所以民眾現在不管在哪間醫院看醫生,自己的病歷都可以互相流通,並且網路上還可以下載個人的健康存摺,查看健康歷程。

 

建立智慧醫療模型研發加值應用系統

 

人工智慧將大數據轉換為知識模型,然後進行實務操作上的應用,同時將實務上的數據蒐集回傳,繼續修正人工智慧的知識架構,不斷循環重複訓練使得人工智慧能夠越來越進步,徐建業實驗室建立了許多智慧醫療模型,包括疾病預測及健康預測,像是肺癌不同治療方式之三年存活預測模型,醫師可以依據不同病人的基本資料和癌症期別,再加上不同治療方式,是一個幫忙醫師判斷的工具。

 

徐建業實驗室也利用健康存摺資料研究相關的個人化應用系統,如高齡不適當用藥警示系統,將健康存摺的XML內容,解析出藥品代號,對應到健保用藥品項查詢項目檔取出成分,將成分比對後提供不適當用藥及重複用藥的警示;又或者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空汙警示系統,依據使用者的呼吸道疾病及所在位置,提供個人化的空氣汙染警示功能。

 

徐建業表示,預測人們的健康與疾病狀況不不容易,因為會影響健康的因素非常多,包括社會環境、勞動環境、心理環境、物質環境、基因遺傳、文化因素等,像是有科學家統計假如一個人的朋友是比較肥胖的,則自己變胖的相對機率就會增加,這是一個社會網絡影響的例子,因此未來智慧醫療發展目標希望能夠以個人為中心,在資料整合之後透過AI提供加值應用服務。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