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濕地、農業與生物多樣性:引言
103/05/07
瀏覽次數
7474
李光中
|
東華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
人類利用天然的濕地和創造的人工濕地發展出農業,提供眾民所需的糧食,並衍生了許多重要文明。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和人口增加,未來全世界會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威脅、糧食安全危機等問題。農業發展和濕地保育要如何兼顧?近年來國際間已有許多討論和倡議,值得重視和借鏡。因此,本期專題報導特別以「濕地、農業與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由5篇文章探討濕地與農業的相生相剋關係以及互惠的對策。
第一篇是方偉達教授的〈濕地政策發展〉,依序介紹國際最重要的濕地保育公約─拉姆薩(Ramsar)公約─的緣起、全球氣候變遷下濕地保護的重要性、濕地明智利用的適應性管理策略、臺灣濕地的現況等,最後引出臺灣近年來濕地保育重要政策與計畫發展的若干方向。
第二篇是林務局張弘毅簡任技正的〈臺灣濕地保育政策與實務〉,首先介紹臺灣海岸河口型、溪流型、湖沼型等重要濕地,依相關法規劃為各類保護區的概況。其次介紹林務局近年來協助各地針對農田生態系中的水梯田、地層下陷農地,以及濕地珍稀物種的棲地等,從事濕地生態維護與復育的進展情形。
第三篇是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范美玲研究員等人的〈水稻田濕地生態的生物多樣性〉,依序探討人工濕地─水稻田─的生態功能、慣行農業對農田生態系的負面衝擊、有機和友善環境農法的重要性,並報導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近年針對農作物天敵、米糠施肥和抑草、無脊椎動物群聚做為水稻田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等研究和實務推展情形。最後借鏡日本政府增進農業生物多樣性的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反思臺灣謀求生態與生產雙贏目標的策略。
第四篇是陳鴻圖教授的〈臺灣埤圳功能的歷史考察〉,主要從歷史學的角度,探討埤圳在臺灣歷史和現代生活中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的角色。首先簡述明鄭以來臺灣埤圳興建情形,其次以桃園「千湖縣」的埤塘景觀為例,說明先民的土地利用智慧。接著介紹臺灣歷史各時期中,埤圳除了維持傳統灌溉水田功能外,也發展出排洪、滯洪、魚塭、風景、水力等多元功能。最後以臺南官田區菱角田與水雉共生為例,說明臺灣埤塘在未來可發揮的生態貢獻潛力。
第五篇是李光中副教授的〈農業濕地保育與里山倡議〉,首先介紹聯合國及拉姆薩公約祕書處分別把2014年的聯合國主題年訂為「國際家庭農耕年」、世界濕地日主題訂為「濕地與農業─成長的伙伴」,顯示目前國際社會對農業、農村與濕地關係的重視。其次介紹農業類型的國際重要拉姆薩濕地名錄和若干實例。最後介紹2010年聯合國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中啟動的「里山倡議」內容及其與濕地保育的關係,以及臺灣近年推動里山倡議的進展和問題。
期待以上5篇文章有助於我們共同思考臺灣新的農業環境政策和濕地保育策略。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4年5月,497期,4 ~ 5頁
濕地(15)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2/13
家貓健康與人類風險,呼吸道共通傳染病的隱藏威脅
王儷蒨
|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儲存書籤
114/01/03
身體、心理還是基因?科學與同性戀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30
智慧能源管理如何推動企業實現淨零排放
丁顥
|
國立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