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時代,以創新來獲取市場競爭優勢已成為企業的致勝利器。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首先提出經濟學上對創新的詮釋:把原來的生產要素重新整合,改變它的產業功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創造利潤。綜上所述,知識經濟時代的生產要素是知識和創新,知識指的是科技新知,它貯存在員工的腦海裡,創新是對知識的獨創應用,它來自員工的創意,兩者都和員工密不可分。也就是說在現今的知識經濟世代,人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有人斯有財」。
國際知名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早在40多年前,就主張把員工視為資產而非成本。彼得.杜拉克早年曾受聘於通用汽車,研究分析它的公司政策和組織結構。他以通用汽車為主體,針對工業社會的政治、社會結構以及工業秩序進行全盤性的研究,並把研究結果寫成了《公司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一書。這本書建立了當時尚未為人所知、也沒有人教授的「管理」學科,開啟了近 40 年的管理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