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衛星導航系統並非遙不可及,它們就存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手機定位、交通導航、測時等等,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當多個衛星系統共同合作,就能互補互足,造福人民。
 定位系統。(圖片來源:http://w3.uch.edu.tw/ccchang50/gps_gnss_201503.pdf)
定位系統。(圖片來源:http://w3.uch.edu.tw/ccchang50/gps_gnss_201503.pdf)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
俄羅斯為國防需要而發展出的定位系統,後來才普及於民間使用,一樣是全球性、全天候24小時運作。主要構成與GPS相同,定位原理也與GPS類似,都是藉由距離的量測來進行定位!
但GLONASS與GPS系統在時間、座標系統以及訊號傳送方式是不一樣的。GLONASS系統目前總共有24顆衛星在宇宙中運行,衛星主要分布於高緯度地區,與分布於中、低緯度的GPS正好互相合作,完成整個地球的定位工作。
北斗衛星系統(北斗二代)(BDS)
中國獨立建設的衛星系統。目前已發射16顆衛星,預計最終會有35顆衛星。北斗衛星除了提供全球定位服務外,還特別加強亞太地區的定位服務,目前中國的漁船、公車等交通運輸工具都已使用BDS。BDS的組成與上述兩者相同,但有獨創的「簡訊通信」、「目標定位」功能,除了能知道「我在哪裡」,也能告訴別人「你在哪裡」,緊急救災時非常實用。
伽利略衛星系統(Galileo)
由歐盟製造,獨立於GPS與GLONASS系統, Galileo主要作為民用,而非軍事用途。Galileo目前仍在發展中,截至2016年12月,已發射18顆衛星,預計於2020年,將會完成共30顆衛星的發射。因為歐洲緯度高,因此Galileo特別加強高緯度地區的覆蓋。Galileo系統因更能抵抗衛星訊號干擾與反射,因此能提供較其他衛星系統精準的定位。
未來GNSS在新興產業應用上,具有相當大的潛力,包括智慧城市、物流運輸、大數據分析與物聯網通訊等等,其發展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張志立/國家太空中心、傅麗玉/國立清華大學
審校:品保組型管小組/國家太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