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向是用電高峰期,許多觀眾朋友可能都準備好要面對接下來飆高的電費收據,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在電費收據上除了費用之外,還有一個數字是告訴你,這兩個月因為用電,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這個數據是怎麼算出來的呢?今天的科學大解碼就要算給你聽。
減碳救地球 世界地標熄燈一小時
2009 年 3 月 28 日,地球關燈一小時,臺北 101 共襄盛舉,跟世界一起,同步熄燈。關這一小時的燈,效益有多少,讓我們來算算看。臺北 101 一共 85 個承租戶,熄燈 1 小時,約可節電 2770 度,換算成電費,大概是新台幣 1 萬零 500 元。電費是小事,幫地球減碳才是重點。
經濟部能源局蔡志亮專門委員表示:「根據經濟部能源局 96 年制定的電力排放係數,臺北 101 關燈 1 小時,約可達到 1765 公斤的減碳效益。」
電力排放係數 一度電排放多少碳
這是怎麼算的呢?在臺灣,電力來源可以分為三大塊,臺電、民營電廠、汽電共生;其中又包含了火力、核能、水力及各種替代能源。把所有發電方式產生的溫室氣體相加,扣除傳輸中可能的耗損,再除以總銷售電量,就是電力排放係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計算單位。
經濟部能源局蔡志亮專門委員表示:「這個單位念做二氧化碳當量,是計算溫室效應的基本單位。而當量的意思,就是國際上管制的六種溫室氣體對溫室效應的總和。」
利用當量來作計算單位,是因為發電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除了二氧化碳,還有甲烷及氧化亞氮。一個甲烷相當於 23 個二氧化碳,一個氧化亞氮則相當於 296 個二氧化碳,按比例換算之後,統一以二氧化碳來標示。
落實關燈減碳 救地球你也做得到
關燈一小時,省下了電費,減少了因發電而產生的溫室氣體。但不要忘記了,在共襄盛舉的背後,活動本身也有額外消耗的能源,每個環節都可能製造更多溫室氣體。除了象徵意義之外,將低碳生活內化成舉手之勞的日常習慣,持續下去,才算是真正的替暖化危機,貢獻一己之力。
2008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