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生活黴關係
102/02/20
瀏覽次數
11872
民視新聞臺
|
您如果光是聽到黴菌,可能會聞之色變。但是無所不在的黴菌,不只是會讓食物衣物遭殃,導致人類生病,黴菌其實還能製造美食。像是濃郁好吃的起司或者是味噌,竟都和黴菌脫不了關係。
第二十八集綱要
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看見黴斑的蹤影。不論是櫥櫃裡的衣物,還是在腳下的鞋子,我們常說的發黴,就是黴菌附著在物體上。發黴的臺語叫做「生菇」,就是因為黴菌和菇類一樣,都是真菌家族的成員。只是您可能不知道,造成人類困擾的黴菌,也能帶來許多的美味饗宴。像是起司,也就是乳酪,就和黴菌有關,是由一些青黴或是白黴幫忙製造完成的。黴菌還能做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美食,像是豆腐表面上的白毛,是接合菌綱裡的一種放射毛黴所形成的。其他像是應用在釀造食品的酵母菌,還有我們常見到味噌,就是在煮熟的米粒中加入米麴菌,讓米粒經過發酵後產生各種所需酵素,再將製成的米麴,混入蒸熟後的黃豆密封起來,經過約兩個月的發酵熟成之後,就是好吃的味噌。有些食物在黴菌的幫助下,能夠增加美味,但是有些發黴的食物,卻不建議拿來食用。像是發黴的花生、黃豆及各種穀類,很容易因為感染黃麴菌,而產生黃麴毒素,吃下它則可是有致癌的危險。
國科會「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補助
民視(53臺)2012年10月06日(周六)08:00【科學再發現】全集播出
原節目:
顯微鏡下的世界
(財團法人華岡興業基金會)
酵母菌(20)
發酵(33)
黃麴毒素(5)
酵素(32)
黴菌(7)
推薦文章
112/10/30
如何打造高齡者也能懂的科技?掌握高齡使用者介面設計 4 大原則
盧奕昕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07/31
為什麼臺北總是特別熱?專訪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林子平教授,解析「熱島效應」的關鍵成因
盧奕昕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10/30
當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VR、AR 與 AI 科技如何扮演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的關鍵助手?
廖珮君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2/11/30
生成式 AI 正如何在全球各醫療場域,提升醫護工作效率與照護品質?
黃怡婷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