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是噪音還是?學者號召一起錄製「日常之聲」
103/07/09
瀏覽次數
8582
楊敦凱
|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自從1970年代開始至今,全球環保運動人士會在每年的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當天,推出許多環保活動,提醒人們關心周遭的環境議題。
一位美國學者在2014年推出一項徵求全世界共同參與的計畫,每位參與者可利用手機的App錄製日常生活中的聲響,目的是讓大家來省思,我們的生活習慣是否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
美國普渡大學景觀生態學者Bryan C. Pijanowski,利用智慧型手機的錄音功能開發出一款行動App ─「Soundscape Recorder」,可用來錄製週遭長達數分鐘的聲音,並記錄所在位置及日期,然後上傳到研究網站資料庫,所錄製的聲音將被標記在網站地圖之上;提供網站瀏覽者點選標記後聆聽。
研究團隊將這款研究用的應用程式登錄到智慧型手機的App商店,提供全球的使用者可以免費下載使用,希望藉由集體協作(mass collaboration)或者說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讓全世界的參與者共同完成這項計畫。而這項研究自今年的世界地球日開始,持續累積錄音資料,未來的資料分析可以提供多種的用途,包括學術研究或實務應用。
而這項研究除了用來紀錄人類的生活環境之外,也可以用於研究自然生態如雨林、沙漠或曠野等地區。例如,可以紀錄森林大火後的生態系復甦的情況,或是藉由分析錄音檔案來了解各地生態系的變化及族群的變遷。
換個角度思考,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不論是鄉鎮城市,甚至天空或海洋,人類製造了何其多的聲音。但這些「人造」聲響對於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來說,可能造成很多的影響,例如靠著聲波溝通的海豚、鯨魚等生物受到人造聲音的干擾而失去方向感,導致擱淺而死亡。或是鳥類受影響而造成行為模式的改變,甚至歐洲野兔居住在噪音較大的區域時會發出比原本還要大的聲響來適應環境。而藉由「日常之聲」計畫,可讓我們重新思考,如何為保護地球而繼續努力。(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網路科技、電子商務與創業,以及虛擬社群和社交網路」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7月)
責任編輯:
林芬慧|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網路行銷研究團隊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1
科學爭議中的研究方法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25
「寵物攝影師」:偵測技術捕捉毛孩們的瘋狂日常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