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對咖啡因上癮的大腸菌
103/02/07
瀏覽次數
11689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甲基黃嘌呤(Methylxanthines)是常用的氣管擴張劑,能鬆弛支氣管和肺血管的平滑肌、刺激中樞神經、利尿、刺激胃酸分泌、抑制子宮收縮,對心臟收縮與心搏也有輕微增強作用。我們最熟悉的甲基黃嘌呤是咖啡因,咖啡因家族分子已廣泛使用在食物與飲料中。結果,這些化學分子成為人群聚居地區排放的廢水中最常見的汙染物質,都市附近的溪、河、湖表層很常見。因此,咖啡因可以當作人因環境衝擊的指標分子。
咖啡因對許多生物都有毒。咖啡因汙染會改變自然界細菌社群的組成,抑制某些植物的發芽與發育。咖啡渣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物質,但是不適合做為農業與生物燃料的原料,就是因為其中有咖啡因。因此研發去除咖啡因的技術,把汙染物轉化成有用的原料,是當務之急。而咖啡因家族分子並不全部都是神經興奮劑,有的可以治療氣喘與早產嬰兒的睡眠呼吸暫停症狀,要是能開發出便宜的方法分解咖啡因家族分子,還可能降低開發新藥的成本。
有些研究團隊已經在土壤微生物中找到能夠利用咖啡因分子的細菌,牠們把咖啡因當做碳、氮的來源,細菌
Pseudomonas putida
(CBB5)是其中之一 。牠們分解咖啡因分子的機轉涉及4個基因,但是這種細菌消化咖啡因的效率並不高。
於是美國德州大學、愛荷華大學組成的團隊把那4個基因轉殖到大腸菌中,因為大腸菌是學界熟悉的細菌,容易操控。不過這個想法聽來容易,實行起來卻很困難。第一,必須先找出自然分解者CBB5消化咖啡因分子的整套機轉。第二,還要確定那套機轉在大腸菌裡也能運作。因為每種細菌的細胞質都自成一個小宇宙,同一套機制在不同的細胞質中未必能同樣運作。
總之這個團隊成功了。他們製造出一種大腸菌,對咖啡因分子的癮頭特別大,消化效率非常高。這種大腸菌可以當作偵測咖啡因分子的偵測器,因為牠們只能在含有咖啡因分子的培養基上生長。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3年5月,485期,74 ~ 77頁
因(5)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2/31
人體「試驗」中看不見的不良反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8/28
廢棄蝦殼讓魚魚變漂亮——天然增豔劑新材料
文詠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30
探索地球最古老的固碳機制
皮宏偉
|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儲存書籤
113/09/30
為什麼 COVID-19 沒有引發糧食危機?——揭開全球糧食市場的抗疫祕訣
劉品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