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養殖魚塭在整體治洪防災之角色(二):養殖漁業防災策略

105/11/30 瀏覽次數 2265
養殖漁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為我國重要產業之一。目前全國養殖漁業生產區(簡稱養殖區),包括宜蘭縣7區、新竹縣1區、苗栗縣1區、彰化縣3區、雲林縣8區、嘉義縣8區、臺南市6區、高雄市4區、屏東縣7區與花蓮縣2區等共有47區,且大多位於沿海地帶。然而,臺灣之養殖魚塭位於低窪區域與末端排水處,早期常受海水倒灌與降雨淹水之苦。但我國政府經過一系列針對養殖區排水整治與治洪作為之策略架構,除致災情形大為改善外,亦提升該地區民眾之防災意識。

目前依據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已優先將宜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與屏東縣等水產養殖地納入防洪區域,辦理養殖區防洪排水銜接治理改善及防洪減災輔導等工作,期望能提升8,500公頃養殖區淹水耐受力,降低34平方公里養殖區域高淹水潛勢地區的水患問題,減少淹水造成養殖漁業損失,並保護水產養殖生產與落實相關國土保育,以及兼顧區域永續發展,發揮整體流域綜合治理之效益。

於是養殖區結合綜合治水對策、國土復育策略方案,因地制宜與整體考量,擬定適當之區域防洪方案,其針對此地區土地利用情況、排水特性及排水條件,研擬各種與區域排水聯接之排水路防洪之改善策略,如下:

1.         排水整治-高地之排水路可採重力即時排水,只要增加排水路之通水斷面,排水能力即可顯著提升,這些排水路流經低地需採背水堤保護,以避免高地排水溢流入低地。但對於可能引起排水路潰堤、溢堤與外水倒灌,易導致低地嚴重淹水災害者應優先辦理整治,設置較安全穩固且足夠堤頂高的堤防,這些排水路包括流經低地含大面積高地之排水路幹線、承納甚多支流抽排量之排水路幹線及養殖區(遇連續降雨常自行抽排)之排水路。因此,改善養區之排水路系統,需達到10年重現期一日降雨量之目標,且位處低地之排水路,設置妥善堤防及防潮閘門,以避免外水倒灌。

2.         改道分洪-養殖生產區多為低漥地,不易排水。因此,為減輕養殖生產區低地之淹水災害,如能找到適當地點將區域排水之上游排水路改道或分洪,即能減輕低地排水負荷及淹水災害,利於低地排水之排出,亦能減少低地抽排之抽水規模,但改道分洪若將淹水災害他移,增加別處之淹水災害,則須更謹慎評估其可行性。

3.         機械抽排-養殖區由於地勢低窪、地面坡降平緩,遇漲潮或河川水位高漲時,已無重力排水能力,機械抽排勢在必行。因此,於養殖生產區一定區域內,增設區域型大抽水站,以及各生產區設置小型抽水機,並配合排水路系統聯合操作,藉由機械抽排預先降低魚塭之池水位與排水路之水位,達到減少與蓄積內水之能力,經適當規劃能有減災效果。

4.         避洪措施-於暴雨前預測降雨量,並在養殖生產區裝設即時雨量資料收集系統,以預報較低窪地區之可能淹水情況,使低窪處及早獲得洪水情報,在洪水來臨前預作警戒及防範措施,並依計畫做好各種緊急之處置。因此,研擬洪災避難計畫,有利於災害之避難及搶救,減輕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5.         預先抽排-魚塭本身即為一裝水容器,必定有存放雨水之能力與空間,可強化區域內漁民正確之防災觀念,建立漁民魚塭排水操作觀念,在颱風豪雨來臨前,預先降低塭池內水位,並依據飼養之魚種提高適當鹹度(鹹水養殖),可降低在不排水情形下,造成魚塭潰堤、鹹度不足、排水路負擔等問題,以減少災害之發生。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小王子眼中21世紀的地球」執行團隊撰稿)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