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朽木中的雙翅目織網捕食者

105/03/24 瀏覽次數 2081

昆蟲有不少類群會分泌絲線,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是鱗翅目的幼蟲,但其實如纓尾目、紡足目、直翅目、脈翅目、嚙蟲目、鞘翅目、毛翅目、膜翅目、蚤目等多個目的部分種類昆蟲也會紡絲(楊正澤,2008)。不同昆蟲的紡絲構造、絲線結構及功能也有所不同。雙翅目角菌蚊科(Keroplatidae)也有會紡絲的昆蟲,全世界記錄86屬952種。這類昆蟲多居住於洞穴或森林中潮濕陰暗的環境,食性多樣,有些種類屬於菌食性,會織網收集真菌孢子來取食。在澳洲的塔斯馬尼亞(Tasmanian)的Planarivora insignis,會寄生於陸生渦蟲體內;另一種類為捕食性,其小顎腺會分泌酸液(多為草酸)於網上來殺死獵物 (Evenhuis, 2006),如Orfeliini族的幼蟲是以螞蟻為獵物(Debout, 2004; Matile, 1996)。在紐西蘭洞穴中的紐西蘭螢光蚋Arachnocampa luminosa,New Zealand glowworm),會在洞穴中頂部紡出不規則的網,並紡出數條可長達數10公分的絲線垂掛於空中,絲上也會有數個滴狀分泌物,自身發出生物螢光來達到吸引獵物並捕食的效果(Broadley and Stringer, 2001)。

台灣也有近緣的種類分布記錄,2012年在花蓮壽豐鄉白匏溪的廢棄礦坑中發現類似的昆蟲行為,據報導「臺南大學附小教師王世杰2011年帶學生到花蓮壽豐鄉白匏溪的臺灣玉廢礦坑探勘,眼尖學生在洞口不遠處看到有一種昆蟲,施放有如瀑布的絲狀體,很像蜘蛛絲,比對各種文獻後發現,這就是為紐西蘭賺進大筆觀光財的螢光蚋。師生前後造訪花蓮三次,看到的螢光蚋越來越多,只是始終拍不到牠們發光的影像。」而作者在2014年12月,參與國立中興大學自然生態保育社在南投縣仁愛鄉惠蓀林場的戶外觀察活動時,發現疑似角菌蚊科(Keroplatidae)昆蟲的幼蟲在潮濕朽木中紡絲結網,不規則的網上含有滴狀分泌液。而該種昆蟲幼蟲所織出的網上,黏著成堆尚未乾扁變形的白蟻,此白蟻與同在此朽木中棲息活動的白蟻種類相同。

將朽木中的幼蟲帶回實驗室,經由同學梁維仁、關貫之飼養,發現幼蟲會取食提供的台灣家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及果蠅(Fruit fly),推測在自然環境中以白蟻及朽木中的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之後,梁維仁於2015年2月在苗栗卓蘭,作者與關貫之在2015年3月南投魚池鄉蓮華池也發現到具同樣行為的幼蟲,經飼養出的成蟲皆藉由形態繪製比對翅脈形式,鑑定為角菌蚊科(Keroplatidae)。根據學者的研究(Evenhuis, 2006; Matile, 1996; OKADA, 1938; Papp, 2007; Papp and Ševčík, 2005; 曹劍, 2007),台灣的角菌蚊科有5屬11種。但幼蟲為何會聚集白蟻成堆?是否專食白蟻?是否也會發出生物螢光等問題還待探究討論,有興趣的年輕科學家可以著手由此特殊案例開始進行探究。(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百變昆蟲族」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楊正澤、陳采如
審校:楊正澤、陳采如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