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Maker 應該鍛練的三個思考力

105/11/16 瀏覽次數 1698
當個Maker在這兩年成為顯學,隨著平價3D列印機興起,搭配著越來越容易上手的3D建模軟體,建置如CNC、雷射切割機、3D列印機等設備,加上一個可交流的實體空間,這樣的自造者空間(Maker Space)是近兩三年來相當火紅的趨勢,學習這些軟體與設備的使用變得流行。但學會使用軟體與設備,並不等同於知道該製作出什麼,更別說透過Maker的能力去創造價值。就如同有印表機不代表就能寫出一篇好作文,再高階的印表機都不能培養大文豪,能夠使用3D列印設備也不代表就能有好的創意。

學會這些實作的技能是作為Maker的其中一步,但找到Make的「動機與渴望」,這些實作的技能才能有意義,也才能引發持續使用及精進這些技能的驅動力。「動機與渴望」讓人可以體會創作的趣味、完成作品的成就感、表達個人的思想理念,就如同藝術創作、畫一幅畫、做一個木工作品一樣,都是很棒的創作驅動力;但「動機與渴望」也有機會深入到我們所處的世界,利用這些技能來解決自己或其他人的問題、創造跳脫個人層次的價值。而要達成這樣的動機與渴望,設計思維的能力就是當個Maker後該學會的能力。
要達成深入我們所處世界的「動機與渴望」,在這裡想提出設計思維中的三項可以鍛鍊的能力:(一)觀察的能力、(二)同理的能力、(三)產生洞見的能力。這三項能力的運用並沒有線性的階段,而是不斷練習交錯使用的。
 
觀察(Noticing)能力

領導iPod開發、創建Nest Lab公司的Tony Fadell在TED演講中講得極好,Fadell認為觀察就是學習著有意識的屏除「習慣化(Habituation)」。「習慣化」是人經過演化必然的大腦運作方式,我們需要將日常事物的處理過程「內化、習慣化」,大腦才可騰出空間去學習新事物;若我們得每時每刻關注著每樣瑣碎的細節,我們就沒有時間去學習新事物,所以「習慣化」對大腦絕大多數的時間是好事。但習慣化有時是壞事,習慣化會讓我們忽視早已熟悉的問題,錯失了訓練自己感受力的機會。
Fadell歸結出三個觀察能力訓練的建議,(1)Look broader,退一步看到全貌。不只看到問題本身,還看到問題發生前後的元素與步驟,不要立即跳進去解決問題,思考哪些元素可以增加或刪減,或許問題就沒有發生的機會。(2)Look closer,學著找到關鍵的細節,反覆思考細節改善的可能性。(3)Think younger,當我們越接觸世界,就越習慣、越覺得現在的狀態理所當然,但小孩子還沒被馴化,所以當他們遇到問題時,不會習慣接受,而是試著挑戰。保持的孩子的初心並不容易,需要我們對抗這個世界給我們的習慣,對抗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基本方式。
 
同理(Empathy)的能力

同理與同情並不相同,這兩者的差異從《脆弱的力量》作者Brene Brown博士與英國插畫家Katy Davis的動畫作品-「The Power of Empathy (同理心的力量)」中得到有趣又發人省思的說明。同理是一種換位思考的能力;站在對方、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能力。前一段所提到觀察能力的建立,只是從自身的觀點出發,學習更有意識的觀看這個世界,而同理的能力不僅僅是情感上的同理,是更進一步的學著用他人的角度觀察、思考。
而同理不只用在發生問題的對象、使用者。所有的事物、產品、服務、問題都是發生在整個社會脈絡中的,所以當在思考一個解決方法時,不只要對最終使用者換位思考,還要同理這個解決方法的提供者、周邊所有的關係人,這樣所想出來的解決方法才能真正融入社會情境脈絡中。
 
產出洞見 (Insight)

最後想提出的能力培養是產出洞見 (Insight),也就是運用累績的知識、經驗判斷問題的關鍵核心、提出觀點與角度。透過前兩項能力「觀察、同理」能夠累積出與問題相關的大量資訊,但這麼大量的資訊是無法進入到解決問題的步驟,要能夠分析資訊、定義出問題的核心,才能夠進入解決問題的發想階段。洞見產出的能力無法一觸及成,只能透過不斷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建立經驗、不斷思考且反覆驗證,才能鍛鍊產出洞見的敏銳度,且要時時保持對問題的謙遜,才不會被既有產出的洞見給限制。
 
鍛鍊這三項能力:觀察的能力、同理的能力、產生洞見的能力,當然不是就能立即成為創建價值的Maker,但卻是能在累績Maker技能的同時,不斷提醒自己找回初心。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