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墾丁南灣珊瑚的污染警訊–多環芳香烴

104/11/02 瀏覽次數 3188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長期研究證實,墾丁南灣珊瑚礁區的珊瑚體內,累積了至少數十種的有機汙染物,尤其是多環芳香烴PAHs。研究人員懷疑,汙染程度跟旅遊、船舶交通等人為活動的增加成正比,為臺灣的污染防治再度敲響警鐘。請聽今天的科學三分鐘,與您分享:墾丁南灣珊瑚的污染警訊–多環芳香烴

女:喂,你知道嗎,根據國立海生館的研究來看,墾丁南灣的珊瑚,牠們體內含有污染物「多環芳香烴」耶!怎麼會這樣啊?
男:好恐怖喔。不過話說回來,「多環芳香烴」這個名字還蠻妙的,「香香的」又有毒,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毒藥。
女:ㄟㄟ 等一下,應該不是名字裡有「芳香」,就一定很香吧……?

墾丁南灣珊瑚體內的有機污染物「多環芳香烴」,到底是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明什麼是「芳香烴」。芳香烴又稱為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包括很多種不同的物質,不過分子結構中一定含有苯環,就是由碳和氫這兩種元素組成的六角形環狀結構。讀過中學理化的人,對於這種六角形、有點像龜殼花紋的苯環結構,很可能都有深刻的印象。

為什麼含有苯環的碳氫化合物,會叫做「芳香烴」呢?其實是歷史的巧合。因為有機化學發展初期,含有苯環的化合物,幾乎都在揮發性、有香味的物質中發現,才命名為「芳香烴」。後來雖然發現,很多同類的化合物其實並不「芳香」,這個名字卻沒有改變而沿用至今。

至於「多環芳香烴」,則是「芳香烴」當中的特例,不但含有兩個以上的苯環,而且苯環之間緊緊相鄰。簡單地說,如果您看它們的分子結構,可能會看到很多的六角形緊接在一起,跟龜殼上的花紋也更相像了。研究人員指出,多環芳香烴的主要來源是有機物不完全燃燒,例如 汽、機車、船隻排放的廢氣、民眾燃燒垃圾、燒稻草,或者是港灣漏油等等。多環芳香烴是穩定性非常強的化學汙染物質,一旦排入環境,很不容易被分解,而且會累積在生物體內。

多環芳香烴的毒性不容忽視,目前我們已經知道,有許多種「多環芳香烴」是致癌物,可能造成突變、畸形,或者是對人體的肝、腎有毒性。即使是那些毒性比較低的多環芳香烴,也可能會汙染環境。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和東華大學的研究人員,不但觀察到珊瑚體內多環芳香烴含量的增加,還有兩項發現:第一是污染物的增加跟地點有關,比方在墾丁石牛溪出海口,珊瑚受到的污染就比較嚴重。第二,是污染跟時間與事件的關連,比方夏天大雨過後,污染物含量就會增加。以上兩點,顯示汙染物確實來自陸地,被雨水沖刷或人為排放才進入海裡。

這篇研究報告也登上了國際期刊《環境汙染》的第185期,提醒我們更關心臺灣沿海的污染情形,避免污水排放。還有觀光勝地的旅遊也可能需要管制,比方限制船隻跟水上摩托車的數量,以免觀光資源遭到破壞而後悔莫及。

今天的科學關鍵字,就是:多環芳香烴PAHs)。您可以透過這個關鍵字,進一步查詢或做延伸閱讀。

【本單元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製播】
2013-12-01 16:55:00播出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