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鹽田復育的跨領域合作:引言

105/01/05 瀏覽次數 4020
台江鹽田復育是科技部補助的三年期整合型計畫,期程從民國101年至104年。這個議題也屬溼地復育,因此和104年2月通過的溼地法互相呼應。台江主要指目前的台江國家公園,而台江國家公園於2009年成立,是以溼地保育為主軸的國家公園。

古台江是指四百年前古生態區,經過人為開發與大自然環境變遷,古台江內海淤積,這些淤積的新生地後來變成住家、漁塭、工業區、鹽田等。台南沿海一度是重要產鹽地,後因經濟因素目前有許多廢棄鹽田。涉及這計畫的領域包括土木工程、地球科學、生物或生態、微生物演替、公共政策(含公共參與體制)等。

這個計畫從跨領域的角度研究鹽田的復育,也透過跨領域合作,運用豐富的知識與工具協助鹽田復育。這一系列5篇文章從不同領域的角度,闡述如何進行鹽田復育。參與這項研究的老師既分工又整合,土木工程主要從生態工法,或以最簡單或影響最小的方式,使水流暢通或引入海水,讓廢棄鹽田有機會復育或恢復成為生態多樣性的環境。

然而生態是否真的有復育跡象,必須進行生物監測,包括菌種、動物、植物等都是重要的觀測或監測指標。通常菌種不易用肉眼觀測,但動植物通常肉眼就可觀察,例如台江溼地的鳥類可能因廢棄鹽田復育而重新現蹤;常見的紅樹林可用人為或自然方式繁殖成長。

或者,廢棄鹽田一旦引入活水,就可能恢復生態、生機或生物(物種)多樣性。因為這項專題計畫,讓筆者發現美國西岸最大的溼地(鹽田)復育計畫,並順利前往研究1年。而從美國舊金山南灣鹽田復育計畫的經驗得知,廢棄鹽田可能自成生態系,因而發現廢棄鹽田上有保育鳥類;因此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溼地復育,讓原本生長在廢棄鹽田上的物種可以另覓生活地點。

筆者研究發現,舊金山南灣鹽田復育計畫的公共參與機制非常值得參考學習。或許因為美國是民主制度成熟的國家,才得以發展出目前這種多元(公共)參與的體制。

生物部分主要從植物的觀點,了解與介紹台江地區目前主要的植物─ 紅樹林,可說是台江生態系最重要的植物之一。而從菌種演替與DNA調查,可以知道目前廢棄鹽田或生態環境中的優勢與劣勢菌種,並預測生態復育的情形。至於地球科學,則應用多尺度遙測技術從空中監控與了解廢棄鹽田區域,以更大範圍進行空間資訊蒐集,供相關單位做整體規畫與評估。

綜言之,從這5篇文章可窺視不同學術領域如何進行鹽田復育研究。就像生態多樣化是進行鹽田復育的重要標的,多樣性的領域共同參與鹽田復育也成為這個整合型研究的重要特色。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