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及綠色革命時,通常會提到一共有三波不同的農業科技化的發展,分別是引入高收成的作物品種、基因工程的介入和生質能源的種作。其中第一次的綠色革命,是由美國科學家博洛格(Norman E. Borlaug)所提出,他在1944年加入洛克斐勒基金會的墨西哥農業振興計畫,這計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糧食的產量,以因應日漸加重的人口壓力。
根據美國研究峇里島宗教與農業生態體系的人類學家蘭辛(J. Stephen Lansing)的研究,這個組織的存在可能可以上溯到千年以上,其制度的描寫存在於使用龍塔葉纂刻的歷史上。近年來考古學的證據進一步證實在當地水利系統發展的早期,農民之間水的分配仰賴一個共同合作的蘇巴克組織。大部分的蘇巴克組織包含約百餘位農民,是一個跨村落的自治水利協會,他們仰賴共同的灌溉水源,通常是一個引自河流支流的灌溉溝渠。
蘭辛自1985年就開始和生態學家克里摩(James N. Kremer)等在地與外國學者,組成長期的跨領域合作團隊,以結合現代數位化模擬傳統水利技術的方法,建構出峇里島的水稻灌溉系統,和其所在生態環境之間非常細緻的對應關係,發現這一體系的科學性和生態平衡的智慧。這樣的研究結果有助於說服亞洲開發銀行和印尼政府,接受原先傳統的水稻灌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