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網路犯罪與數位證據
105/02/05
瀏覽次數
3343
IC之音廣播電台
|
對科學似是而非的誤解,輕則帶來謠言的流傳,重則造成傷害或危險。為此,2014年一月起,IC之音的新型態科學節目《似是而非》,期待發掘各科學領域中,常見的「似是而非」的誤解,或「意想不到」的科學知識或突破,並邀請專家辯證與辨正。破除迷思,日新又新,《似是而非》期許在每一集的節目中,為您帶來一點點觀念上的突破與收穫。歡迎收聽!
在網路上發言是匿名的,所以無論說什麼都無所謂?
存有個人隱私或公司資料的電腦、手機,送修或報廢前只要刪除檔案就OK了?
網路購物、賣東西、網路銀行交易都有安全機制,沒什麼好擔心或防範的?
前兩個觀念都明顯地似是而非,網路上匿名發言還是可能被人肉搜索(雖然搜索別人不公開的個資是違法的!);至於電腦、手機的資料或照片、影片,別說刪除(Delete)不夠安全,就算format(格式化)都未必安全!第三個觀念,雖然交易有安全機制是對的,但如果不留心,詐騙手法仍可能越過安全機制達到詐騙目的。我們該怎麼辦?
本集《似是而非》節目,特別為您邀請到鑑識與科技犯罪防制專家,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助理教授李承龍博士,教您在網路時代保護自己,建立關於數位證據的正確觀念!
【本單元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製播】
2014-01-24 18:30:00播出
網際網路(24)
科技犯罪(2)
推薦文章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07/29
輸血回春是真的? 啟動幹細胞的關鍵蛋白質 GDF11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臺灣公民科學-用資料改變未來的力量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