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生醫材料(二):美容醫學的神祕武器

103/10/17 瀏覽次數 4261
近年來,美容醫學蓬勃發展。醫療環境的變遷,迫使許多非專科相關醫生投入美容醫學的領域,如何讓民眾初步了解美容醫學材料的特性與作用方式,成為保障自費美容消費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課題。本文將簡述幾種市場上頗受歡迎的美容醫學材料。

肉毒桿菌素是由肉毒桿菌所製造的。顧名思義,這種細菌好發於未經處理的生腐肉。這種菌素於1928年被成功分離出來,並於1949年由倫敦的學者證實其作用機轉為阻止神經末梢釋放乙醯膽鹼素,進而抑制肌肉收縮。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1989年核准A型肉毒桿菌素的第1個應用於人體的適應症,可治療顏面不自主痙攣、斜視與眼瞼痙攣,並於2002年核准治療皺眉紋,成為第1個美容醫學的適應症。

由於其抑制肌肉收縮和汗腺分泌的功能,肉毒桿菌素在目前的醫學美容市場被用於治療動態性皺紋(如皺眉紋、抬頭紋、魚尾紋)、全臉拉提、肌肉肥大(如國字臉、蘿蔔腿)和局部多汗症。肉毒桿菌素目前可分成亞型A至G 7種,目前已應用於臨床醫學的主要是A型與B型肉毒桿菌素,雖然其效果只能持續4至6個月,因此必須重複注射,但其作用顯著,且在專業醫師施打情況下副作用少,因此非常受到歡迎。目前在台灣可上市的肉毒桿菌素為保妥適(Botox;onabotulinumtoxinA)與儷緻(Dysport;abobotulinumtoxinA)兩種。施打肉毒桿菌素是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容醫學治療,預計至2018年將達到29億美金的全球市場。

玻尿酸或稱透明質酸,是人體組織中自然存在而不可缺的一種透明質酸鈉鹽,由雙糖單位組成的直鏈高分子多醣,是人體結締組織的重要成份之一。玻尿酸大量存在於皮膚真皮層中,是一種透明的膠狀物質,可說是皮膚的天然保濕因子,1公克的玻尿酸可以吸收500毫升的水分。玻尿酸注射美容的興盛,一方面是由於其生物可代謝性、生物相容性,與非免疫原性,另一方面是利用基因工程由馬鏈球菌大量生產非動物來源的玻尿酸,被注射玻尿酸後產生過敏反應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注射類玻尿酸可依照其濃度、凝膠黏稠度與交聯成大分子的鍵結程度產生不同適應症的玻尿酸。交聯成大分子的鍵結可以讓玻尿酸降解的速度變慢,也會讓柔順度變好。注射類玻尿酸又可分為雙相與單相玻尿酸,雙相玻尿酸是把同樣顆粒大小的玻尿酸分布在均質的基質中; 而單相玻尿酸是藉由其一次完成的鍵結技術產生凝膠式非顆粒的玻尿酸。大部份的注射類玻尿酸有效維持期介於6至18個月,隨著時間,玻尿酸會逐漸降解。

一般來說,大分子的玻尿酸可以注射於深部真皮或皮下,達成流失回填與支撐的效果,降解時間較長,最長可大於一年; 小分子的玻尿酸則可注射於淺真皮,達成表面撫紋的效果,失效時間較短,大約半年。根據近五年的醫學論文顯示,注射到皮膚的玻尿酸推測還能藉由對組織纖維母細胞的張力刺激,產生自體膠原蛋白新生的促進作用。再加上麻醉劑和玻尿酸混合的劑型於2010年引進市場,讓施打的疼痛感更為降低,目前注射美容已經成為美容醫學的最受矚目的一個領域。

羥基磷灰石鈣可能是個很陌生的名詞,但若說「微晶瓷」或「晶亮瓷」,大家應該就會會心一笑。羥基磷灰石鈣是一種合成的鈣磷化合物,臨床上已被牙科、整形外科與耳鼻喉科作為生物醫材長達二十幾年之久,而同成分的微晶瓷則是2006年研發出來的皮膚注射物,其中30%的羥基磷灰石鈣為直徑25至45微米的生物陶瓷晶球體,70%則是以纖維素為基質的膠體。微晶瓷注射到皮膚後,隨著時間膠體基質會被吸收,而微晶瓷顆粒則提供組織支架,讓膠原蛋白新生包覆,再加上其最佳的黏滯性和彈性,可以雕塑出具有接近皮膚質感與硬度的輪廓,因此微晶瓷迅速成為臉部皮膚塑型劑的新寵兒。微晶瓷晶球體大約一年至一年半逐漸分解為鈣離子與磷酸鹽排出體外。

台灣注射美容的新星,就是「舒顏萃」,它是一種聚左旋乳酸,有些人稱它為童顏針。它原是外科可吸收縫線的成份之一,但有位皮膚科醫師發現當它被吸收之後會產生周邊組織新生的情況,便想到可利用來改善臉部膠原蛋白流失的問題。聚左旋乳酸於1999年起廣泛運用於歐洲醫學美容界,2009年美國FDA通過臉部因老化產生的深部組織流失的適應症。它可以改善面部的大量流失體積與肌膚彈性紋理,主要是藉由刺激纖維母細胞產生作用,因此皮膚底層的纖維化反應是它的必要過程,也是副作用可能產生的原因。早期因過度纖維化反應產生皮下肉芽組織球現象,經過進階稀釋注射、分段漸進式的填補,與術後注射部位按摩的落實之後,都可以讓注射的聚左旋乳酸均勻分布,不產生過度聚集性的刺激,大大減低了皮下組織結節產生的現象。

不知不覺變美麗,是聚左旋乳酸的主要訴求,也切中了許多美容醫學消費者的心,再加上其長達兩年的改善效果,使它成為臉部輪廓調整與肌膚回春詢問度極高的注射美容項目。(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林永昇|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暨化妝品科技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