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9,000萬年前的北極鳥
106/02/24
瀏覽次數
1322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美國地球科學家在北極圈(66.5°N)內發現了白堊紀晚期的原始鳥類化石,出土地點在加拿大阿克塞爾海伯格島(Axel Heiberg Island),現在位於79°23.5' N,可是當年在71°N附近,每年永夜期長達兩個月。同一地層的其他動物化石包括烏龜、鱷龍、蛇頸龍,以及許多淡水魚。研究人員為這種鳥命名為北極鳥(
Tingmiatornis arctica
),推測牠們可能以潛水捕魚維生。這種化石鳥屬於現代鳥的祖先群,與侏羅紀晚期的始祖鳥不同。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是:古氣候學證據顯示,當年當地非常溫暖,年均溫攝氏14度,水體底層介於攝氏18〜25度,水面可能高達攝氏35度,類似今日美國的佛羅里達。當時正值白堊紀後期的一個大暖期,大約9,390萬至8,980萬年前,長達410萬年。為什麼氣溫那麼高?科學家仍在猜測原因,流行的理論是當時大氣中CO
2
濃度非常高,可能是火山活動的產物。
參考資料
Bono, R. K.,
et al
. (2016) A large ornithurine bird (
Tingmiatornis arctica
) from the Turonian High Arctic: Climatic and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Sci. Rep
.,
6
, 38876; doi: 10.1038∕srep38876.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7年3月,531期,74 ~ 77頁
化石(51)
北極(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24
半導體製程如何平衡高科技與環境永續?——專訪陳奕宏教授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4/01/30
探索地球最古老的固碳機制
皮宏偉
|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儲存書籤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