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長毛象怎麼滅絕的?
103/11/04
瀏覽次數
7944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最後一次冰期在2萬年前達到最盛期,那時北美洲與歐亞北部的大片陸地都覆蓋著冰單。大約1萬5千年前,西伯利亞東北部的人類族群越過白令海峽陸橋進入北美洲。幾千年後,人類遍布美洲。然後,美洲的大型哺乳類遭到浩劫—發生了大滅絕;長毛象、乳齒象、馬等物種都消失了。
那些大型動物怎麼滅絕的?最直覺的答案是:人類濫殺。美洲的野生動物一直在沒有人跡的陸塊上演化、生活,從來沒見過人,對獵人毫無戒心,自然容易遭到毒手。
另一方面,1萬8千年前,冰河時代進入尾聲,可是氣溫的升降趨勢仍然不穩。到了1萬2千年前,全新世開始,氣溫才穩定上升,長期維持在高點。有些專家因而相信:美洲的大型哺乳類因氣候變遷而滅絕。
這兩個假說各有道理,都有支持者,可是都缺乏強有力的證據。今年6月,丹麥自然史博物館古基因中心(The Center for Geogenetics)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個新的研究結論,支持氣候變遷說。
他們利用保存在北美永凍土中的古DNA,重建當地5萬年前與2萬年前的生態。研究人員分析的標本包括動植物的細胞,甚至動物的便溺。他們發現5萬年前當地植被中以闊葉草為主,而不是雜草。闊葉草是蛋白質含量高的優質牧草。2萬年前,植被的多樣性大幅下降,即使後來氣溫回升,也沒有回復到先前有利於豐盛牧草的生態。
參考資料
Ackerman, S. J. (2014) New Information from ancient genomes.
American Scientist
, Sep / Oct 2014, 326-327.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4年11月,503期,76 ~ 79頁
物種滅絕(13)
冰河時代(4)
長毛象(8)
滅絕(8)
氣候變遷(112)
永凍土(4)
食性(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30
智慧能源管理如何推動企業實現淨零排放
丁顥
|
國立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4/01/02
神奇的一針所掩蓋的技術網路-談子宮頸癌預防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