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痛苦的記憶可以被「抹消」嗎?聊聊抹消記憶的基因

104/11/02 瀏覽次數 3268
今年九月十八號,出身台灣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蔡立慧,率領研究團隊,在小鼠身上發現了可能跟抹消記憶有關的基因。您可能會想,抹消記憶有什麼用呢?其實大有用處。今天的科學三分鐘就要為您分享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請聽今天的主題:抹消記憶的基因。

男:「消除記憶的基因?我可不需要。消除記憶不就是健忘嗎?」
女:「不一樣,消除記憶可能是有用的。比如說要記住新的東西,就需要消除一部分的舊記憶,比方說搬家的人需要記住新家的住址,或者是更換手機號碼。」
男:「哈哈,要是一搬家就忘記你原本住在哪裡,這好像挺傷腦筋的。」
女:「我覺得你應該會需要,像是疼痛的記憶啊?像你這麼怕痛的人,如果不能夠消除打針的疼痛記憶,那不就糟了嗎?」
男:「誰…誰說我怕痛了……?」

台裔的麻省理工教授蔡立慧,最近率領研究團隊,發現Tet1基因在抹消記憶的過程中可能扮演關鍵角色。Tet群的基因,通常存在於人類的第十對染色體。根據過去的研究,科學界普遍認為Tet群的基因和神經元細胞的活性有關。

為了瞭解記憶作用的機制,進而治療人類的疾病,蔡立慧教授的研究團隊,透過小鼠的動物實驗來進行研究。首先,他們挑出兩組小鼠,其中一組擁有正常的Tet1基因;另一組則缺損了Tet1這組基因。他們讓兩組小鼠都在籠子裡遭受電擊,遭受電擊當然會害怕,於是兩組小鼠都「記住」了這個可怕的事實,一放進籠子裡就表現出恐懼的反應。

重點在第二步,這時候,科學家把兩組小鼠放回相同的籠子裡,但是不再施予電擊。研究團隊觀察小鼠的行為,也透過儀器,測量小鼠腦部海馬迴的神經元活動,於是發現到,正常具備Tet1基因的小鼠,很快就重新「學會」了新的事實,牠們知道在籠子裡不會被電,就不再表現出恐懼和痛苦;而缺損了Tet1基因的小鼠,反應卻不同,即使不再被電擊,還是會持續表現出害怕的反應。

研究團隊認為,這是因為牠們的基因受損,所以沒辦法「抹消」被電擊的記憶,因此Tet1基因很可能跟抹消記憶有關。不過由於小鼠沒有表達的能力,也有科學家認為需要進一步研究,不能輕易做出這樣的結論。

假如研究團隊的假設獲得證實,並且對人類有效的話,未來醫生可以藉由合適的藥物,增加Tet1基因的活性,來誘發人體抹消和重建記憶的本能。這樣做,可能幫助酗酒、吸毒等成癮者戒掉這些行為,或用來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不過這種技術,目前不可能只讓我們忘掉想遺忘的事情,卻留下美好的記憶。如果用了這種治療方法,會不會把重要的記憶也一併消除掉?科學家也無法保證。因此這個技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今天的科學關鍵字,就是:抹消記憶(Memory Extinction),您可以透過這個關鍵字,進一步查詢或做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製播,於2013-10-06 16:55:00播出
  • 原標題:抹消記憶的基因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