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從「看見台灣」到「守護台灣」
104/12/24
瀏覽次數
1947
陳樹群
|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兼農業資源學院院長
齊柏林於2013年帶領我們由空中「看見台灣」,電影院裡撼動所有台灣人的心,我們感動台灣的美麗,但也同時心傷於台灣的憂愁。愛台灣除了要欣賞台灣的美更要看見台灣的問題。僅數百萬年的年輕地質環境,外加颱風、地震的垂愛,還有居民對土地的使用壓力,造成山崩、地滑、土石流不斷輪流在這個島嶼上演,同時也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全。然而這些坡地災害究竟是如何形成?我們又如何由地形演化的特徵來觀察這些災害的重現性,以避開這些危險區域。更重要的是又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理這些自然災害?亦或是與災害保持安全距離?了解地質災害,提出解決方法,您也可以是大地的醫生。期待我們對土地付出更友善的態度,台灣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環境保護(16)
推薦文章
114/05/30
來到臺灣百萬年,山脈與冰河怎麼形塑紅圓翅鍬形蟲的DNA分歧和混血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6/30
曬傷的秘密 :同量曝曬, 為何「慢慢曬」比「快速曬」更易致癌?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2/26
當日常娛樂變成資訊操控的利器,迷因如何影響輿論戰?——專訪王銘宏副教授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5/15
眼見為憑?破解 AI 假照片的關鍵線索
吳孟倫
|
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