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抗生素濫用與超級細菌

104/10/28 瀏覽次數 3659
今年三月,英國政府的醫療總監提出警告,全球應該採取行動,防止濫用抗生素,否則就會禍延子孫。其實,科學界很早就對此提出呼籲,可惜情況卻日益惡化。請聽今天的科學三分鐘,帶您一起來關心這個切身的議題:抗生素濫用與超級細菌。

您或許聽說過超級中耳炎,超級肺炎,超級腸炎……不管什麼小毛病,只要跟超級細菌扯上關聯,就令人聞風喪膽。然而,所謂的超級細菌,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它跟抗生素濫用又有什麼關係呢?

狹義的抗生素,指的是真菌類所分泌的抗細菌成分,以及結構類似、有治療效果的物質。最知名的例子您一定聽過,就是「盤尼西林」,其他還有許多種類。廣義來看,抗生素還包括了別的抗細菌藥,比如磺胺類等。這些藥物都可能被濫用,簡單地說,就是用的太氾濫,未來就沒有效了。

會有這種情形,是因為細菌的生命週期短,當濫用的抗生素削減了我們體內的細菌數量,殘存的細菌,就有更大比例擁有抵抗抗生素的遺傳因子。當這些細菌重新繁衍,許多醫師為了治病,又一再加大抗生素的劑量,結果讓其中更具抗藥性的細菌生存下來。不久之後,這群細菌的後代就能完美地抵抗這種抗生素。

於是,為了對付這種細菌,人類開始使用第二、第三種抗生素,但是同樣的過程,仍然會反覆出現,最後,就會篩選出幾乎能抵抗所有抗生素的「超級細菌」。假如被超級細菌感染,病人將面臨無藥可以治療的情況。因此,除了尋找新抗生素和其他治療方法以外,科學家也呼籲,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來減緩這個過程,應該把抗生素的「有效期」視為珍貴的有限資源。

然而情況並不樂觀。抽樣調查指出,抗生素的處方對象中,大約有一半的病人,所服用或注射的藥物,並不是最合適的抗生素類型,還有超過四分之一根本沒驗出細菌感染,或者並不明顯需要抗生素。此外,在畜牧養殖業,也有抗生素濫用的情形。另一個壞消息是,自從1987年以來,醫藥界幾乎沒有研發出新的抗生素,讓人類可能「無藥可用」的情形更加嚴重。那麼,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如果看診時,醫師認為不需要開抗生素,就不要提出要求,或給醫師壓力。但如果開了抗生素,就要按時把藥吃完,徹底殺死病菌,以免反而在身上產生抗藥性的細菌。最後,我們也呼籲政府嚴格稽查,管制畜牧養殖業者使用抗生素。

今天的科學關鍵字,就是

抗生素耐藥性 Antibiotic resistance

您可以透過這個關鍵字,進一步查詢或做延伸閱讀。

【本單元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製播】
2013-04-14 16:55:00播出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