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空氣中的水,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控制水滴大小、形成速度及其流向。特別是在炎熱的乾旱地區,從空氣中收集的冷凝水滴落速度必須比蒸發速度快,因此水滴的快速生長和傳輸是重要關鍵。美國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和韋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Wyss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ly Inspired Engineering)研究團隊今(2016)年3月已發表一種仿生「超滑不對稱圓凸」(slippery asymmetric bumps)表面,具比現有空氣集水材料高6倍的集水效率,能在更短時間內從空氣中收集和運輸更大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