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京都議定書生效了
102/06/05
瀏覽次數
9314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05年2月中,「京都議定書」生效了。根據這個國際公約,2012年時,許多國家必須按199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量5%。
地球大氣溫度在過去200年中不斷上升,許多科學家相信,主因是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因為人為的因素而增加。不過,溫室氣體有許多種,二氧化碳只是其中之一,只是以量而言,二氧化碳占最大宗,因此最受人矚目。
大氣的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大約占四分之三;甲烷只占13%,可是蓄熱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1倍;氧化亞氮只占6%,蓄熱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70倍。因此,畜牧業特別發達的國家如澳洲、紐西蘭,由於地廣人稀,二氧化碳排放量不高,可是甲烷排放量非常高。換言之,這兩國對於大氣溫度的影響,不見得小,因為牛、羊會放屁,屁中含有甲烷。
專家估計,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石油、煤)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大約四分之一是被土壤與森林吸收了,而且土壤與森林的吸收量正在繼續上升。因為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多,會提升植物的生長速率。植物利用太陽能,以二氧化碳與水製造碳水化合物,釋出氧氣——這就是中學生物學課本教的光合作用。
也就是說,自然界其實有保護機制,不使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比率上升得太快。可是這個自然機制不可能永遠運作下去,因為大氣溫度上升後,土壤中有機物(生物排遺與遺骸)的分解(腐爛)速率也加快了。而生物腐爛必然會釋出二氧化碳,遲早有一天,土壤釋出二氧化碳的量會超過吸收的量。那麼一來,人為的二氧化碳釋放量就必須再進一步縮減。
英國有位科學家估計,大約10~50年之內,土壤釋出二氧化碳的量就會超過吸收的量,因此我們對於「京都議定書」一定要認真看待。只有認真達成「京都議定書」的目標,吸收了足夠經驗,才可能設計出進一步減量的方案。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5年4月,388期,78 ~ 80頁
二氧化碳(135)
京都議定書(19)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30
醫師的「超級 GPS」:手術導航系統如何為臨床帶來新革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24
透過臺德氫能合作 推動綠氫技術與永續未來——專訪蕭述三校長
李依庭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6
長頸鹿遠足到巴黎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