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數位時代的生態保育-數位化的公民參與

106/03/30 瀏覽次數 965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於2016年8月24日發布一則新聞,名為《睽違12年,台灣鳥類紅皮書草案出爐:濕地、遷徙鳥處境最艱困》。此為自2004年首版台灣鳥類紅皮書之後,最新一版的台灣鳥類紅皮書草案,於2016年7月27日出爐。在628種接受評估的鳥類當中,有315種將列入紅皮書名錄評估。結果顯示有51種鳥類生存已經受到威脅,而另有31種鳥類若再不予以關切則將會受到威脅;而這82種鳥類當中,有16%(也就是13種鳥類)尚未列入保育鳥類名錄當中,其中濕地和遷徙鳥類最受到威脅。

 

身處於大數據時代的我們,有什麼樣子的事情可以讓我們將大量資訊的處理能力轉化成力量為這個社會或是為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盡一份心力呢?其實最近幾年已經有一系列的「公民科學家」計畫持續進行中,讓每一個人可以為整個環境的保育盡一份心力,實踐「公民參與」的概念。

 

例如「夜鷹首鳴」這個計畫,台灣夜鷹通常於每年2月至3月開始求偶,入夜後可聽見公鳥求偶的鳴叫聲,在南部則會提早至1月聽見台灣夜鷹初啼。每年夜鷹初啼的消息原本僅於鳥友們間流通而已,尚無一個平台讓各地點首次鳴叫的時間可以公開記錄並流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於2013年底啟動「夜鷹首鳴回報」的活動,該計畫架設了網頁說明夜鷹首鳴的大數據關係,包含可了解棲地破壞是否造成夜鷹遷徙,以及透過首鳴時間來判斷暖化是否加劇。另外該網頁也介紹了台灣夜鷹的基本資料,以及台灣夜鷹在住家附近築巢、於夜間求偶鳴叫時,應該要如何應對等資訊。

 

 由於智慧型手機普及,有興趣參與的公民即便是不懂台灣夜鷹習性的鳥類觀察素人,也能夠透過網頁上的資訊認識台灣夜鷹,將發現夜鷹首鳴的時間、地點、訊息回報給主辦方。同時可以看到台灣其他地區夜鷹首鳴的回報情況,還可能更進一步去關心自己居住地區其他鳥類的出沒以及在台灣生活的情況。當我們開始關注一種鳥類,進一步演變成關注多種鳥類,同時也會擴展到環境、保育等等的面向,也接著影響身邊的人們去進行「公民參與」的行動。這一串的連鎖反應,漸漸造就一名「公民科學家」,而這或許就是公民科學家計畫的目的所在,讓人們不再置身事外,而是盡一份自己的心力去改變、去參與。

 

除了台灣夜鷹首鳴回報的「公民參與」活動,也有其他鳥類監測計畫如:「BBS Taiwan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reeding Bird Survey Taiwan),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和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合作,利用「公民參與」的機制,讓每一位有興趣參與計畫的志工,在經過母雞帶小雞的基礎訓練教育之後投入田野調查,將一年來田野調查累積的紀錄資料做成BBS台灣年報。除此之外,還有「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趁著遷徙鳥類出現最多的冬季,在每年的1月1日進行數鳥嘉年華,紀錄1月份於台灣各地出現的各式各種的鳥類分布情形和變遷情況。

 

或許過去我們可能認為生態保育是生態專家的工作與責任,但「公民科學家」的計畫,便讓原本是鳥類生態門外漢的人們,可以透過這些計畫一邊認識台灣這塊寶島上各式各樣的鳥類,同時也讓我們開始去關心這塊土地上日漸嚴重的生態保育問題。生態保育專家人力有限,全台各地鳥類的田野調查並無法靠少數人完成,這樣的「公民科學家」的想法在一二十年前可能還無法遍及大眾,但現在可以經由平台上的文字說明、鳥類鳴叫的聲音檔案等等,來教育、訓練新加入的志工們。隨著網際網路使用年齡層越來越廣,科技發展、資訊爆炸的時代讓「公民科學家」計畫得以實現,也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公民參與」的模式,一起為這塊寶島的生態保育盡一份力。(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工程技術與社會風險之新媒體溝通」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楊斯嵐 助理教授|南台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