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十二年國教切片觀察—從高中物理授課時數談起〈下〉

105/02/15 瀏覽次數 834
對科學似是而非的誤解,輕則帶來謠言的流傳,重則造成傷害或危險。為此,2014年一月起,IC之音的新型態科學節目《似是而非》,期待發掘各科學領域中,常見的「似是而非」的誤解,或「意想不到」的科學知識或突破,並邀請專家辯證與辨正。破除迷思,日新又新,《似是而非》期許在每一集的節目中,為您帶來一點點觀念上的突破與收穫。歡迎收聽!

本集節目延續上個星期的主題,從物理教育切片觀察十二年國教的科學教育。上一集我們從高中物理的授課時數談起,探討了不同專家對時數問題的看法,也談到了考試的影響,最後引出一個議題:十二年國教高中以下的教育,大學是要負責任的。然而,大學要怎麼負起這個責任呢?

師大理學院賈至達院長認為,未來的特色課程、選修課程,大學端都可能、甚至需要提供高中端協助,包括教材與師資培訓等方面都可以著力。師大理學院甚至願意支援,提供經驗給其他有意進行師資培育的大學,一起來協助在地的高中。

而高中教師自發性的精進、受訓、組成備課團隊......這股力量也不可忽視。以物理科為例,我們便注意到,物理老師可以透過手機、App、十元商店買來的道具,自己組成合用的教具,彼此交流教法;更有影響高中各科的網路平台,有些老師帶頭突破,連辛辛苦苦編的講義,都免費拿出來送給大家用;此外,也帶您初探翻轉教學的領域,看看新的教學方式能否培養台灣學生缺乏的能力......

當我們看到大學學者的用心,甚至帶頭點出大學對高中以下教育的責任;當我們聽到高中教師自我成長、組織社群,跨越現有制度或問題,嘗試為學生找到更好的教法;雖然知道台灣教育仍在重重問題與無奈、無力感當中,我們的內心卻是炙熱而感動的。只要聽見有人在付出,知道用心教育的人不寂寞,就不至失去希望。

歡迎收聽!

【本單元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製播】
2014-07-25 18:30:00播出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