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起武弄輕影–太極與輕功的科學
104/12/21
瀏覽次數
2346
湯文慈
|
國立體育大學競技學院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還記得電影〈推手〉的經典畫面嗎?朱老練就一身太極好功夫,面對一群壯漢推拉時,他運用聽勁走化的技巧而能不動如山。〈臥虎藏龍〉裡,玉嬌龍和俞秀蓮飛簷走壁、追逐過招,和李慕白輕掠湖塘,騰躍竹梢,出神入化的武術,是否曾令您心神嚮往呢?電影的場景和動作摻雜了許多戲劇效果,但也並非全然遙不可及,剖析其科學原理,就能一窺箇中奧妙。
運動科學涉及許多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力學的運用而言,科學家藉由高速攝影機記錄人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細微動作,透過紅外線攝影機偵測貼在運動員身上的反光點,以精準檢視其身體各關節點在動作時的線運動,進而分析其中的技術特徵。有些地面上的運動包含起跳與落地動作,透過測力板的量測,則可以得知動作時身體承受反作用力的值。經由科學解析,有助於了解人體結構與動作間的施力方式,能更精確地觀察「力」的作用,找出原因,不斷精進,以提升運動表現。
從運動生物力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確可以善用力道展現高超的動作。以「太極拳」為例,學拳者深諳借力技巧,因此在全身力量緊蓄,突然發勁時,不論在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均大於一般人。又如「飛簷走壁」,其實也是掌握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性,以及在水平方向橫移的技能,只要牆壁表面有凹凸或把手點,在摩擦力足夠的狀況下,就能產生向上及向前的作用力,進而完成動作。當今盛行的極限運動─跑酷(parkour),也同樣運用這種技巧,跑者經過訓練及反覆練習,就可以靈活輕盈地在不同地形和障礙間跑跳、攀爬及翻蹬。
「水上疾行」的功夫則可藉由觀察蛇怪蜥蜴(basilisk lizard)的運動行為得到啟發。生活在中南美洲熱帶雨林的蛇怪蜥蜴,滑行踩腳的方式如同「搖擼」一般,當斜側移動產生壓差,就會產生升力,可抵抗重力的下沉,且牠的蹼踩水所形成的漩渦會產生類似真空的空間,可減少腳縮回的阻力,再加上平衡技巧的完美運用,使得牠可在水上行走。少林武僧訓練水上輕功時,於水中鋪排浮木,藉由快速換腳和張開雙臂的方式保持穩定與平衡,其運用的技巧和蛇怪蜥蜴的水上行走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華武術流派繁多、博大精深,在我們驚嘆於其精妙絕倫之際,若能了解功夫拳法背後的科學知識,不僅有助於學習防身健身之道,也能避免道聽塗說、以訛傳訛。本展以「武動乾坤」、「身輕如燕」兩個單元,分別介紹運動生物力學在太極拳及輕功的具體應用,透過人體動畫一一解說,帶您從不同的角度洞穿武術精微。
武動乾坤
太極拳是一門必須對人體動作與力量有高度掌握的功夫,講求剛柔並濟、順勢而解。在有對手的情況下,掌握「慣性」行為的時間差便能避開攻擊,而運用借力使力的技巧,即能以柔和放鬆之姿,回應對手力量而不傷己身。了解其「發勁」、「聽勁」及「化勁」等基本功法的力學原理,將更能夠收放自如地控制身體的肌肉與動作。
身輕如燕
少林武僧釋理亮踏著水中的浮板疾行、跑酷運動者蹬牆跳躍,這些高難度的動作與「蜻蜓點水」、「飛簷走壁」十分相似,將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運用得宜,使身手矯捷、平衡感極佳的當代武者也能重新演練傳說中的武林絕學。
展示圖文
武動乾坤
身輕如燕
儀器
展映實景
企劃製作
策展:國立體育大學競技學院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湯文慈教授
視覺設計:頑石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審訂
國立體育大學競技學院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湯文慈教授
著作權
圖片:科技部
影片:武與舞的科學 ©科技部、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推薦文章
113/05/31
保育臺灣特有種橙腹樹蛙,兼具生態和遺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6/28
碳封存是臺灣淨零解方之一,如何兼顧環境及社會、經濟的需求?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4/30
低軌衛星能全面取代地面基地臺嗎?「臺版星鏈」有望年底問世——專訪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張起維教授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