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我們與海─海洋教育產品之前瞻概念設計
104/09/24
瀏覽次數
2111
游元良
|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台灣位居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上,南北長雖僅三百多公里,卻擁有約1,566公里的海岸線。活躍的地殼運動造就豐富的地貌,強勁的季風、洶湧的浪濤,以及夏秋季節的雨水,將四周的海岸刻鑿得各具特色,而周圍海域複雜的海流及海底地形,又使得這個島嶼蘊含著獨特的海洋生態。台灣土地面積只占全球陸地0.025%,海洋生物多樣性卻占全球物種的十分之一,昔日的海底世界何其繽紛,近年來在人們恣意的戕害下卻逐漸失色,面對此一絕佳的天然環境和日趨嚴重的生態浩劫,若能發展以生態保育為訴求,能永續經營的海洋相關產業,寓教於樂,對於提升民眾遊憩品質的和復育海洋資源而言,實為雙贏策略。
澎湖群島由64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所組成,地質結構主要為玄武岩,海底生態種類繁多,奇特的地貌與碧海藍天相互輝映,常吸引許多旅人前來感受其慢活、悠閒的氛圍,2012年11月更成為全球少數「最美麗海灣組織」的成員之一。而七美的雙心石滬不僅隱含老一輩漁民捕撈漁獲、保存漁源的傳統智慧,更是召喚眾多深情旅人的標記。然而,國人長期以來重感官、輕知性的旅遊型態,似乎未能深刻體會美景的可貴之處及其背後的知識內涵。
澎湖豐富的海洋資源對於一個設計人而言,會激發出什麼樣的靈感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游元良助理教授在科技部「跨領域創意加值推動計畫」的補助下,籌組跨領域工程設計團隊,以「雙心石滬」為創意題材,設計「漂遊海灣」,將歷久彌新的文化元素轉化為具創新專利的U型船體,並以此主題概念搭配周邊設施、教育活動,以及衍生商品,進行整合行銷,希望藉以創造永續經營的觀光產業型態。
「漂遊海灣」船型設計大幅提升水域活動的安全性,創造多樣化的娛樂性,即使不具專業潛水技能的遊客,都能輕鬆投入「漂遊海灣」海洋生態之旅。遊客只要輕握「漂遊把手環」,以太陽能電力驅動的「漂遊海灣」即以泳速推進,置身其中,彷彿徜徉寧靜海灣,隨船漂遊,便可欣賞海洋生態景觀。U型船身所圍繞的內環親水區,可安置不同款式的甲板,將親水活動方式多樣延伸,形成如三五好友或全家同聚的海上樂園、海上咖啡屋等,提供浮潛觀光旅客不同的漂遊樂趣。
除了船體的建造及海上旅遊之外,設計團隊也計畫以「漂遊海灣」為主題,營造整體氛圍,讓遊客在自然情境下,體驗海洋文化的珍貴與美好。目前規劃的營運方式包括:成立「漂遊教室」,進行生態旅遊教育;打造「漂遊觀光工廠」,讓旅客了解船體的建造、運作與維修原理;經營「漂遊餐廳」,供應仙人掌與海藻等豐富又具本地特色的餐飲服務;開設「漂遊商店」,提供雙心開瓶器、頭足類海洋生物造型的餐具、海洋生態明信片等各式紀念商品。由於計畫規模頗為龐大,須整合多方資源方能落實,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在原型船建造,以及行銷策略、營運機制、官方網站的規劃工作都有相當的進展。近期為達成「漂遊海灣」以澎湖為營運據點的商品化目標,經過多次探勘,考量海象平穩、生態豐富、碼頭海堤設施、周邊地質景觀等因素,選定澎湖西嶼鄉小門村小門灣區為場域,未來將於夏季進行試營運推廣計畫,企盼為多數著重消費式旅遊及購物行程的遊客,帶來不同層次的體驗。
本展以多則精采影片介紹「漂遊海灣」的整體營運概念,包括船體設計3D圖、相關製程,以及周邊配合元素等,希望透過一幕幕帶著海風氣息的影像,帶您遨遊於藍海之間,並以「知海」為起點,進而學習「親海」、「愛海」,讓我們與島嶼的情感更加緊密;讓我們與海的關係更加溫柔。
展示圖文
我們與海
展映實景
企劃製作
監製:科技部
策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游元良 助理教授
視覺設計:頑石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審訂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游元良 助理教授
著作權
圖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游元良 助理教授
影片:漂遊海灣
TM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游元良 助理教授
推薦文章
114/01/02
陽光其實不「陽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7/31
從廢輪胎到你的新鞋,橡膠如何在技術、商業與環保間平衡,賣出新高度?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必須持續開著警示燈 提醒大眾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偏見問題
單文婷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