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保命空氣囊
98/02/18
瀏覽次數
13261
東森電視「科學大解碼」製作小組
|
內容大綱
想替自己或家人買部車,第一個考量是什麼?顏色、造型?還是省油、馬力?這些外在條件對消費者來說是見人見智,但有一點,相信是任誰都不會想忽視的,那就是安全。
跟乘員保護最直接的,當然就是汽車坐椅、安全帶、還有空氣囊。安全帶跟座椅,它是主要的束縛系統,它可以發揮大概 60% 到 70% 的功用;空氣囊大概可以發揮到 20% 到 30% 的功用
這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功用,是怎麼個發揮法呢?想像一下,車禍意外的瞬間,5 公斤的頭以每秒十公尺的速度撞上去,空氣囊在瞬間爆出,在頭部與方向盤硬碰硬之間,形成約 0.1 秒的緩衝。依據牛頓運動定律,兩者帶給頭部的作用力,竟是 500 與 50 公斤的差別。但如果空氣囊那麼有用,為什麼我們還是看到許多空氣囊救不了命的悲劇呢?除了撞擊當下的時速及方向之外,最重要的是乘員的使用方式。
因為它是屬於輔助的束縛系統,主要的束縛系統是,汽車的座椅跟安全帶。我們在使用上,座椅要調整到人跟空氣囊要有適當的距離。讓空氣囊直接出來的時候,不會直接打到你。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空氣囊是要讓你去撞它的 而不是讓它在充氣階段先撞到你。因為當車禍發生時,感知器偵測到加速度,將訊號傳回控制器,再通電至充氣器,讓空氣囊在 1/25 秒內充氣完畢。這時氣囊的膨脹速度高於每小時 300 公里,一個不小心,反而造成額外傷害。以往我們把空氣囊叫做安全氣囊,以為裝了它就能保證安全。但世事無絕對,除了正確使用座椅及安全帶之外,隨時提高警覺,才能將事故發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資料來源
2008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二期
汽車(3)
推薦文章
113/08/30
鋰電池回收商機大,臺灣做好準備了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2
神奇美麗與庸俗醜陋之隔:也談幹細胞研究的相關問題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